• 26

如果當初感應門架...是建設到交流道....

工程喔...裝的越多汙的越多
鬼島不解釋
很好奇,常常聽到官員花納稅人的錢去國外考察,怎麼帶回台灣的都不是國外好的建設或是人性化的考量


,在國外行之有年的建設,回到台灣一定很叛逆的跟人家不一樣就是了...
上下交流道時前車貼後車綿延幾百公尺,設在交流道的感應架如何辨識車牌?
肯認錯、敢認錯從頭、重新來過的人真的很少,大家幾乎都是選擇將錯就錯,別笑,處理很多事時,你我皆一樣!
建議高公局近期也可以再開一個標
就是高速公路加頂蓋的工程
然後可以說全程公開透明
再公開透明地讓已經有了三百多架鐵拱架的遠通得標
讓他們把鐵架串連加頂蓋
這樣以後我們走國道的自然變因就會更少了…
kolom wrote:
這問題 已經很...(恕刪)

以後應該沒免收費時段了
沒人工收費不會造成塞車
所以還是建在交流道吧
裝得越多~可以汙的錢越多啊~
沒看到每一個汙錢牌坊~旁邊有機房,機房上頭的散熱器(似乎是分離式冷氣)一下就兩組,更別說那些牌坊鋼架,藍光照明器,每多設一組就可以多汙多少錢~~~
如果未來收費門架也執行抓超速的話?
那算不算"代"取締? 所以又多增加一筆委託代辦費收入? (觀望)

如果不設在交流道
要怎麼按里程收費?
還是之前都是討論心酸的?

kolom wrote:
為了 配合臺灣的多重收費方式,所以才需要架設在交流道間....(恕刪)


單就這點而言,的確設在高速公路上比交流道來的有彈性

但感應區鬼扯一推理由要劃白線這事還是讓人很不爽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