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問題也可以吵成這樣
到底機車污染高還是汽車污染高
這件事全世界的專家應該早就有結論了吧
與其在那裡鬥嘴
不如去圖書館查一查應該就知道了
個人是沒這種空閒時間去查啦
不過結果應該跟liquidgroove990大大的結論相去不遠
不才曾經到過很多先進國家的大城市
如東京,紐約,巴黎,雪梨....等等
這些城市的共通點
就是機車都非常少
甚至可以說在路上逛幾天都遇不到一台機車
(而且並不是每個先進城市大眾運輸工具都很發達喔)
我想這樣結果應該很清楚了
撇開污染不談
機車的人身安全問題也是比較大的
至於誰強勢誰弱勢
這實在是一個很無聊的問題
也不需要吵成這個樣子
mobile01應該大部分都是年輕人
叔叔要告訴各位殘酷的事實
年輕人有鬥志是很好的一件事
但是只有嘴上的鬥志是絕對不夠的
有權有勢的人只要輕輕一揮手
就能讓那些只會打嘴砲的人一次傷亡殆盡
各位大大如果心懷大志
與其在網站上用力爭強鬥狠
不如把精力用在自己
努力讓自己變成有權有勢的人好改革
這樣也是社會之福
且台灣的機車多是因為台灣北部衛星城市基礎建設不夠(文中針對台北市),大眾運輸系統不建全,換成每個人都開車好了,台北能容下多少汽車? 如果全都是汽車,我看台北市下班離開台北市……會塞死吧!汽車多乾淨也沒用。
凡是要對症藥!政策錯誤才是現今現像的主因,這是台灣長久下來的一貫錯誤,文中的『汽機車減量』才是重點,才是該做的事。且今年七月機車標準五期、汽車四期!那也不是全球關注的焦點,焦點還是在如何減量CO2。
如果把『汽機車減量』解示成機車污染嚴重,那也是很嚴重誘導問題走向,而不是針對問題的解決辨法!『汽機車減量』重點精神也不是污染,重點還是『汽機車減量』、『建全的大眾運輸系統』,有『建全的大眾運輸系統』污染減少了,CO2也達到減量,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因此台灣在這方面做的太少了,如果機車族全讓給汽車走好了,光公車加開班次就會癱瘓交通!(光公車內外道一直切、一直切汽車要怎麼開!交通打結會更嚴重)我想住三重、新莊、永河、蘆州…等(衛星城市)都知道吧(由其是沒捷運)!唯一建全有公車專用道的只有台北!對吧!拿機車污染嚴重只是個代罪羔羊。台灣就這麼小,衛星城市路也不夠大不夠規劃!如何任事都要比照外國,只是學的不倫不類解決不了問題,最後死結還是死結。
很明顯的!台灣的衛星城市不管是規劃、和建設都是明顯不足!我想住衛星城市的民眾也能感受到吧!(板橋、中河、永河好些)
CO2使金星增溫達攝氏450度 地球應引以為鑑
--------------------------------------------------------------------------------
【大紀元6月30日報導】 (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三十日電)地球暖化增溫現象加速惡化已成全球的夢魘,科學家指主凶確定是二氧化碳CO2,中央研究院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教授說,CO2已經使金星增溫達到攝氏四百五十度,地球應引以為鑑,根本預防之道是要大減CO2排放量。
二氧化碳如何對星球行兇?劉紹臣分析,地球表面溫度從古以來平均約攝氏十五度,熱情的太陽照射使地球增溫時,地球會發射人們看不見的一種紅外線,這種紅外線跑向太空時,會把熱度散到太空,透過這種均衡作用,能冷卻地球表面維持攝氏十五度均溫。
原來存在各星球的二氧化碳可自然均衡,但人類自工業革命與高科技發展一百多年來,過度使用含炭的能源如煤與石油,一經燃燒,炭被氧化產生CO2,由於排放量太多,終於在大氣層形成溫室效應,大氣中的CO2會把地表發射向太空的紅外線吸收掉,甚至把部分紅外線放回地表,地表增加的溫度無法散掉因而增溫。
劉紹臣說,金星早年應有生物存活的機會,但大氣壓力是地球一百倍,金星現在二氧化碳已是地球表面大氣二氧化碳的三萬倍,也使金星暖化增溫到攝氏四百五十度,把原有與地球差不多大的海洋蒸發掉,金星海水中的氫氣分解到大氣中,很輕,被陽光蒸發掉,剩下氧氣與二氧化碳,金星地表空氣因而只有五分之一是氧,有五分之四是氮,比地球的氮氣多很多。
因此,劉紹臣指出,另一星球火星比地球小一半,卻有相同比例的水,只是以冰的型式存在,使火星很冷,但水佔火星地表四分之三,不排除生物存在可能,地球科學家現在到外太空星球尋找生物,就只到火星。
劉紹臣表示,地球形成時,所有碳加起來與金星的碳接近,但地球很幸運的是碳只有萬分之一在空氣中,其他散在海洋與地底下。地底有煤與石油,地底的煤炭是古代的森林,比現在地表的森林大的多;海洋裡也融化相當高的碳,貝殼成份就是二氧化碳與矽,更多的貝殼與碳酸鈣埋在海底沈積岩裡,海水底下很深的岩石裡的碳,若遇到遍地的氧,就成二氧化碳。
他指出,人類把海洋與地底下的煤炭和石油挖出來燃燒作為能源,這與過去人類燒木柴沒有不同,只是燒的煤炭與石油是幾百萬年前的植物與動物;但是,以前燒完木柴,樹木會吸收燒柴產生的二氧化碳,且不斷有新生樹木,均衡的使自然資源不增不減,現在森林經大量開發,樹木不增反減,無法吸收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經年累月的後果就是地球暖化增溫的惡夢。
劉紹臣認為,人類瞭解二氧化碳的來龍去脈後,遏止地球暖化增溫惡夢的策略,就是阻斷二氧化碳的增生,這有待人類的覺醒與及時行動。
fairytale1208 wrote:
呵呵,現在的年輕小朋...(恕刪)
芝蔴開門 wrote: 規定何時後車廠都不能賣化油版的機車,那是政府做的太晚
本來政府打算2007就要實施
但是因為之前本土車廠的噴射車種尚未成熟,才延至2009實施
記得幾個月前的聯合報才報導,噴射機車排氣檢驗的不合格率
山葉馬車噴射版 4%
恰吉噴射王(有含氧感知器) 11%
光陽跟三陽則在20%~30%之間
如果光陽跟三陽今年的新噴射系統可以成功通過時間的考驗,那麼2年後應該可以順利實施
gladiator wrote: 畢竟汽車有三元觸媒轉化器
早在山葉迅光125的時代,國產機車就開始有三元觸媒轉化器
四期環保標準實施之後,兩陽也不得不用了,而且後來山葉還得配上二次空氣導入
前面的文都沒看仔細
四行程機車的NOx問題,不在於觸媒轉化器,而是在於沒有水冷
芝蔴開門 wrote: 如上圖,問問自已有沒有因這樣的交通號誌按過機車喇叭啦
如果真的有這種圖,畫上交通標線的傢伙絕對是腦殘
es4241 wrote: 過嚴的HC,NOX與CO排放標準是會影響油耗的,
其實,油耗表現最好的調教,不會製造過多的HC與CO,卻會製造大量的NOx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liquidgroove990 wrote:
機車的HC, NOx, CO 排放量的確比汽車高, 我也清楚點出汽車CO2排放遠比機車高. 這都是明顯的事實.
事實是如此,所以然後呢?
我說過很多次
相對值比較低不代表絕對值是可以接受的
不需要老是在哪裡比來比去
比贏了又如何?
只要是燒汽油的都很髒
偷50塊的小偷對偷100塊的小偷說我比較有道德??
一直強調機車的HC,NOx,CO比較高會傷害人體健康
難道汽車沒有排放嗎?排放的少一點就不會危害人體健康嗎?
把機車全部換成汽車
台北空氣就會變成青山綠水,人人都健康?
根據這樣的事實下應該要如何去解決問題比較重要吧
環保署的電動機車補助政策喊停我個人是覺得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我是一個自行車族吧!對於台灣這種大車超大路權心態給下一代的教育就是有錢比較高尚,說真的所有的資源規畫都在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其它的小市中心跟本就是亂七八糟,大車擠小車,愛對自行車、行人按喇叭,說真的台灣給汽車太多資源,汽機車減量才是還給人一個健康而較有尊嚴的生活!
再說台灣的道路都做不好了,我曾跟國外的教士做過討論,台灣真是要再政策執行上加強改善,而不是雖雖便便拿別人開刀,再說國外人口密度也沒台灣高,國情不同也不能完完全全拿來套用。
xlkoala wrote:
本來政府打算2007...(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