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vo4freedom wrote:
每天免費 10 km
橫向六折
這樣應可控制 0.8 元 / km
有沒有看清高工局的新聞稿?
橫向6折,就算不打折,現在高工局也無法收
因為遠通橫向門架根本還沒建.
免費兩年,當高工局是良心發現?
別傻了!是為了遠通而定的.
0.8?至少是1.2起跳
Bravo4freedom wrote:
北高來回一趟
本來 700多
變成 600多
這樣不好嗎?
你說了算?
目前所有方案都是比現在收費高.
Bravo4freedom wrote:
現在說穿了
1. 住市區的想免費(大台北 大桃園 大台中)...
開車的不是都很有錢嗎
車價 油價 停車 保修 $$$$
未來除了交流道間在10k內,不然全都會被收費.
Bravo4freedom wrote:
2. 住鄉下的想免費(橫向)...
一大堆 6x 快速道路 免費還不夠啊?
你以為橫向是為了區域民眾嗎?
別傻了!如沒有橫向,看國三有多少人利用.
Bravo4freedom wrote:
台灣就是太民粹
住都市跟住鄉下的
都想當既得利益者..............
不是住都市跟住鄉下,請問閣下住哪?
既得利益?
請問免費里程是誰提出的?
是你偉大的高公局說的!!
不要被賣了還幫人數鈔票!!
lnz9024 wrote:
...預儲值利息收入)
以前聽說 , 用路人預儲的錢是放在一個公家帳戶裡面 ,
遠通再定期提報用路人通過收費站的資料 ,
依照這資料領出那個帳戶裡相對應(抽成)的金額....
不知道這個訊息對不對 ,
還是說 , 用路人預儲的金額全部納入遠通帳戶 ,
然後依據用路人通過收費站的資料 , 把該上繳政府的錢繳給政府
如果是第二種 , 那就太離譜了 ,
好歹收費 36 元(小車目前優惠費率)裡面有 30 多元是政府的 , 遠通可能 1,2 塊 , 政府佔絕大比例 , 所以不該把預儲金額放在民間帳戶裡面....
請問有無知道內情的網友 , 這個預儲金到底是放政府帳戶,還是民間(遠通)帳戶 ????
Dwing wrote:
是這樣算的嗎?
那國一有賺錢怎不停止收費或降價?
國道基金不就是要負責所有的國道的養護支出?
"根據國道基金明年度預算,預估所有用路人行駛總里程(延車公里)為二百九十五億多公里,養護、管理等成本則需一百一十四.六億,平均每公里成本○.三九元。"
現在國道收入約 220 億,所以並不是養護費用不夠,而是蓋新國道錢不夠.
不要攪錯了!!
重點是
這些新建工程費用是要從稅金拿出來,還是要增稅?(漲價,全面收費)
奇怪的是,現今收費方式,一年已多出一百多億的建設費用,還不夠用嗎?
一些特別用途的線路(國七),不能由國家預算支援嗎?)
沒有錯啊..我前言也有提到建設支出.不是只有養護啊.大家就是把國道每條分開看..但政府是把所有國道納為一體...今天你開了一家賺錢的公司..然後把資本拿來開分公司.而這分公司不但沒有營運收入..連公司的各種開銷都要母公司來支應..在會計上這就算是認列虧損..
您提的114.6億.只是單純的養護管理支出...那每年的到期公債呢???光國三總建設經費4500億..每年要攤提的本金加利息就超過100億.還沒算其他橫向的建設費用利息支出.一年多出的一百多億哪夠啊...截至2012年9月.國道基金總負債就有2,127億...可以算一下光利息一年就有多少....您提到的使用稅金..有啊..因為不足..所以國道基金目前22%是來自燃料稅支援.遇計到2037年才能到達百分百自給自足...
為了確保國道公路建設能順利達到預期目標,因此把建設國道需要的款項,從國家一般建設預算獨立出來,依據公路法第二十八條、預算法第二十一條及中央政府建設公債及借款條例第五條,於一九九四年成立「交通部國道公路建設管理基金」(簡稱國道基金),本著使用者付費、受益者付費、專款專用、以路養路、以路建路、循環運用之財政原則運作。管理機關為國道高速公路局,除了收取以建設完成的國道公路通行費之外,後續國道公路的建設與設施的擴充、改良支出、維護管理支出、債務還本,利息及手續費支出,也都由國道基金支應。國道基金設定由一九八七年至二○三七年,自償率原為七五%,其後提高為七八%,由國庫補貼二二%,預計二○三七年以後,通行費收入就可以完全支應國道養護與建設的支出以中山高來看,從一九七五年通車以來至二○○五年止,通行費收入共約二千六百五十七億元,成本部分,包括興建成本、維護管理費用、高架拓寬及交流道增建等,加上利息支出,總共約二千一百七十六億元,收入可說已經能夠完全支應成本支出。
而未來的支出也必須考慮在內,包括中山高本身機場支線拓寬、五股至楊梅段拓寬、橋樑耐震補強(因應九二一地震後,耐震標準提高)、橋樑重建等工程,費用預計共約一千八百一十四億元,還必須加上每年平均約四十億元以上維護支出;因此就算目前中山高部分,財務有四百多億元的盈餘,仍無法在兼顧未來國道建設與養護下,還能降低收費標準。
至於二高部分,建設總經費高達近四千五百億元,但至目前為止,通行費收入還不到四百億元,其餘部分除了繼續收取通行費之外,仍需仰賴中山高的通行費收入等支應。
當初規劃興建整個國道路網,財源由國道基金支應,並無法獨立討論中山高是否能夠不收費,因為會影響到整體基金的運作情況;尤其,目前正值國道興建高峰期,更需中山高之通行費收入來償還債務、利息及建設費用。
借道增多 降低運作效率
如果中山高停徵通行費,根據高公局評估,將造成國道建設財源短缺,不僅之後要以債養債,還必須調高二高與北宜高的通行費費率。以二○○六年度預算案為例,如果中山高今年開始全面停徵通行費,將減收一四一億元,在當期剩餘降低,資本支出不變下,資金缺口將達一三六億元。預計至二○一三年,負債將會接近四千七百億元,光是利息支出就要二九○億元,二○一四年開始就必須以債養債。
至二○三七年通行費收入將少收約五千三百億元,國道基金的自償率也將由七八%下降至五八%,每年業務剩餘將不足以支付利息及資本支出;若需維持目前基金之自償率且於二○三七年基金財務達到平衡,必須調高二高、北宜高的通行費率二.三倍,也就是小型車的通行費必須調至九十二元、大客車一一五元、聯結車一五○元。否則,國道基金將面臨破產的局面,最後還是由全民來負擔。
若是減半徵收,影響當然相對較輕,但也只是減輕一半而已,國道基金仍須面臨破產,或是調高通行費的選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