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小弟淺見
1. 歐洲的東西, 是貴在看不見的地方, 日本車要比只能比配備, 同樣花300萬買雙B或是日系頂尖品牌Acura, Infinity or Lexus都好, 在同樣的顧車條件下, 三年, 只要三年, 日系的車漆或是皮椅內裝的老化程度, 很容易辨別,
2. AUDI為何不在以上評比內,因為AUDI的車至今好不到十年, 大家可以問問老經驗的中古車商, 十年以前AUDI的中古車不到兩年就折價50%, 新車商每年庫存車都賣不完, 降價40萬是常有的事, 因為常故障, 又零件貴, 還不好修, 最近幾年, AUDI不論引擎, 品質, 質感等級與設計, 都進步不少, 但是依然需要時間的淬煉. 不是說他不好, 就像一個偷腥七年的老公, 乖乖了三年, 你問我他乖不乖? 我只會說, 這三年很乖< 以後不知道.
3. 一位日本煞車零件專家(以前AKEBONO的自動化器具工程師)跟我說,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 日本車也用BOSCH的ABS泵, 當ABS啟動時, 雙B可以轉向左右操控, 日本車無論再高級, 最多只能直線煞停, 你動動看方向盤, 保證驚險刺激. 他相信至少在2004年時, 日本造車技術還沒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至於他是否全對或是他是否能代表日本車界煞車的專家, 我不敢說, 但是事實就是, 日系車煞車系統科技落後德國一截, 這個就不是"配備"可以比的出來的
4. 我開過兩台BMW一台BENZ一台VW,一台FIAT, 其他開過的都是日本車, 品質穩定度, 德國車沒有一台比TOYOTA好, 義大利車更爛, 但是我還是不會買TOYOTA, 因為我不是歐基桑(無意冒犯), 我喜歡開車的樂趣, 也喜歡玩車, TOYOTA無法滿足我
5. 如果有人硬是要拿馬力與加速比, 就像拿IMPREZA/EVO跟歐系跑車比, 其實在日本, 大改到1000HP的日系怪獸比比皆是, 就好像你拿NIKE的運動行李袋去跟LV的提包比誰裝的多, 或是拿超頻的PC, 去根APPLE電腦比速度, 我只能告訴你, 我輸, 你贏!
當雙B早就是ABS, DOHC, 雙A臂, 多點噴射, 每缸獨立線圈點火等技術時, 只有日系廠商把這些貼在後面當銷售亮點, 因為日系他們有競爭對手, 歐系車各個品牌青菜蘿蔔, 各有賣點, 競爭關係相較於日廠之間較小
雙B安全還是日系高級車安全,?好問題 坐上去就感覺出來了, 開的爽不爽, 你開雙B上下交流道, 再去試試日本車的感覺, 可能全車加了一堆"桿" 與"架", 又顛又硬, 才勉強過得順一點
歐洲車, 你覺得比配備, 再REVIEW自己的荷包, 覺得還是日本車划算, 就去買吧!賣車嘛, 自己的錢, 花的爽就好了, KIMOJI比較重要, 其他就別比了.呵呵
最後祝各位都能買到讓自己爽的車
Cayenne S Diesel
BMW E82/135i with 400hp st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