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頓重 (明明是1.4)
壓縮比10:1 (記得以前看是10.5...現在網站綜合汽車介紹都怪怪的)
馬力115,原廠無改裝配15吋鐵圈
機油加 elf 10W40
官方油耗是 12 - 14 - 17.4 km/L (以前都覺得唬爛,經濟部能源局測試條件根本不切實際)
---
長久以來總覺得加台塑比較耗油...
另外壓縮比10.5應該加98但原廠卻說加95...因為心裡因素覺得加98比較省油且減少積碳
最近決定好好研究一番,盡量保持駕駛習慣+確實監看行車電腦數據
經過三桶油測試下來,覺得大腳並不是絕對的因素...平均行車時速才是重點
畢竟一般人不會沒事一直踩大腳不放+急踩煞車
且依照台北市的交通,正常稍踩小腳後就可以滑行等前面塞車了
所以我的觀點是: 稍微拉轉+滑行 = 持續小腳不放油門
---
測試條件:
1.盡量避開尖峰塞車期,擅用半夜無人趕路回家拉高平均時速 XD
2.除了假日偶爾出遊,大致上都是在晚間用車順順開
3.天氣冷,完全不開空調
4.乘坐人數1-2人 (簡單說,這其實是一台閃光上下班接送車)
5.避免怠速停車等人
6.平常行駛區域:中正,大安,松山,中山區;快速道路:平面道路=4:6
7.儘量順順開,不踩大腳搶第一,轉速保持3000以下
---
測試結果:
首先公佈平均時速: 約 20 KM/h
我不唬爛,這是上面測試條件測出的平均時速
依照政府規定的鳥速限+惡劣的行車條件...真的就是那麼慢
不信的人有機會試試進口車看行車電腦,我不相信在台北市正常開車可以比這快多少
這還是最近為了配合測試調整的習慣...以前我看平均時速還只有15不到
測試油料:台塑98
平均時速:20.4 km/h
油耗: 10.2 L/100 (9.8 km/L)
測試油料:中油98
平均時速:20.4 km/h
油耗: 10.1 L/100 (9.9 km/L)
PS:
本來加中油98以後有一段時間是保持
平均時速:24 km/h
油耗: 9 L/100 (11.1 km/L)
後來有一天開冷氣,也怠速等人過10幾分鐘
最後平均時速才降下來,油耗上升...所以我是覺得中油98比台塑98省油
測試油料:中油95
平均時速: 20 km/h
油耗: 9.6 L/100 (10.4 km/L)
(還在測試不同時速的油耗變化,不過感覺測第二桶油時的油耗有上升)
測試油料:台塑98
平均時速: 43 km/L
油耗: 5.8 L/100 (17.2 km/L)
這是某次來回宜蘭台北,定速90跑高速公路的成績
---
結論:
1.以後我會改加中油95
2.官方油耗數據聽聽就好...以上是沒開冷氣的數據
夏天的時候整天開冷氣,我的油耗都在12-13 L/100
3.以前覺得台塑可以降2元,撇開感覺油耗和所謂中油品質比較好...還是選台塑
不過現在測試下來,相同的條件中油應該可以比台塑省0.5 L/100km
以平均一個月跑1200公里,95用27元來算
加台塑降兩元花3061元,加中油花3115元...也才差50元
我寧願選擇"聽說"品質比較好的中油
其實我覺得主要應該是要擔心的是不肖加油站
以前人家說 有些私人加油站 會添加一些雜七雜八的不良油 或是添加劑下去
說實在的 那時候我一點都不相信
我老爸也常叫我說 開車去中油直營的加油
我那時候 嘴裡說是 心理想的是 你懂什麼啊?
一直到後來 有個新聞節目抓到有個加油站
利用半夜時間 有台油罐車在油槽添加東西(不是加油站的汽油配送車)
那時候我才覺得 真的是這樣喔@_@
所以以後我都只在中油的直營店加油了
後來 我開我爸的BMW接送客戶
在送他們去機場的路上 車子快沒油了
就到高速公路的台塑石油加了一桶98
結果隔天我爸開車
就打電話回辦公室問我
說我昨天加油是不是加台塑的
我說對阿 在高速公路加的 怎麼了嗎?
他說 車子開起來 完全不一樣(這裡的不一樣 不是好的不一樣)
所以我就被訓了一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