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7

扭力等於加速能力?

其實樓主說的並沒有錯,推導上也沒有嚴重的邏輯瑕疵。

不過樓主所提的情境是不考慮引擎特性,不考慮材料應力,不考慮摩擦,不考慮能量耗損的情況所提出的假設。 基本上是高中物理考試的時候會出現的情境,並沒有錯,而只是一個完全理想的世界而已。

因為這個世界並不是完美的,所以才會有妥協和調整。扭力和馬力都是有自已的故事的。最簡單的想法:

扭力是標示引擎對抗傳動系統轉動摩擦的表現能力。
馬力是標示引擎的最高驅動能力。

所以加速看扭力,極速看馬力的論點並沒有錯,因為這個是真實世界的觀察結果。

Fun Fact: 這上面兩個東西其實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但是為什麼會需要標這兩個數字?答案和你所提的檔位和引擎真正傳動的方式有關。

ACON99 wrote:
樓主錯誤想法一堆極速...(恕刪)
重點不是被海放...而是我到底有沒有騎完 http://cy2967.blogspot.com/
josephyen wrote:
喔,受教了。不過不違...
不這麼認為。他只是提出與我結論相反的論述,而沒有充足的推論。至少要說出一個我推論過程有誤的地方才有討論的價值。(恕刪)


A、B車的變速箱齒比不同...這個是最有爭議的
因為這設定只是版主為了將假設數據合理化而產生的

使得AB車一開始比較的基準就不一樣了
齒比不同,套用回變速箱,已經是不同檔位的比較了

josephyen wrote:
固定時速是為了簡化說明,因為這樣就足以討論每一瞬間的加速度。你可以假設從 1km/hr 到 100km/hr 任一個瞬間時的加速度,在這篇文章都是成立的。文章中的 55km/hr 只是一個範例而已。就好像學物理,你必須先學會計算瞬間的速度,才懂得積分從 0 秒到 10 秒究竟跑了多遠。

從 0 km/hr 開始加速必須有本篇文章為立足點,才能繼續討論,算是本篇文章的延伸課題。不過也不僅僅是從 0km/hr 開始加速可以討論,從 50 km/hr 加速到 70km/hr 也是值得討論的,這不就是超車的狀況嗎?


這簡單啊~由 0 km/hr ~ 100 km/hr
A、B車各在第幾秒達到
這樣列表出來,就可以驗證版主的假設是否正確了~~前提是,請把齒比統一

另外 50~70 的討論,也牽扯到轉速提升所需的時間
假設兩車提升每轉所需的時間是一樣的話~~
怎麼看都會是 B 車所需的時間(需要提升的轉速)比較少~~~哪不就是 B 車的加速能力比較好?
願機會永遠對你有利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車子在行進中,輪胎相對於地面是靜止的(如果不是靜止,就是所謂的打滑),這表示車子是靠著輪胎與地面的"靜摩擦力"在前進。因此,板主一開始的假設"藉由輪胎出力"似乎並非是對的。
我覺的簡單點想,扭力"增加"轉動動能,變成"増加"車子行進動能,這樣的因果關係解釋了扭力與加速力的正向關係。
點進來想看一下鄉民們又說甚麼

一看內文拉哩拉雜的....

看都不想看....................


買車就有錢買好一點一個爽字咩


我很想把我手上的"山葉機車技術學院"(日本正版山葉教科書繁體中文譯本)裡,
有關扭力與馬力的那幾頁掃描下來給你看,
讓你先徹底了解何為扭力、何為馬力,
然後再來做進一步的討論...
否則只拿外在的"力"來討論,卻完全不懂扭力與馬力定義,
這樣討論起來一點意義都沒有...

扭力-施行於旋轉零件的旋轉力稱為"扭力",內燃機引擎便是由曲軸扭力所驅動。
拿引擎為例,一滴汽油(柴油)噴進燃燒室,點燃,爆炸後產生向下的推力乘上曲軸的半徑就是扭力。

所以扭力隨引擎轉速改變,也就是說,燃燒效率改變,扭力就改變。

馬力(力量)-馬力是功率的計算結果。也就是指"在一段時間內所做的功"。
(雖說曲軸扭力是用來驅動車輛,但扭力並非只是動力的測量。
而是用速度來增加力量所花費的時間,稱作馬力)。

公式如下:功率=所做的功/花費時間 kg.m/sec(每秒做多少功)。

所以,引擎轉速和馬力之間的關係:
馬力是依據引擎轉速變化的曲軸扭力而改變,轉速愈高,馬力愈大,
但到達某一轉速後,扭力會開始下降,馬力也會下降。

引擎的特性:
引擎的馬力和扭力曲線可代表引擎的特性。若引擎轉速範圍內的最大扭力與最大馬力
的範圍較寬或其發生的轉速較低,則此引擎為低速形式且在中速行駛時相當有力,
也就是此引擎適用於市區車輛。

換句話說,若範圍較狹窄或發生在較高的轉速,則為高速形式,適合於高速競賽車輛。


最後結論,馬力和扭力是兄弟,沒有扭力哪來馬力,扭力大+轉速慢所輸出的功率(馬力)
應該等於扭力小+轉速快所輸出的功率,至於其中加速感的差別,還是要看變速箱調校的功力。
白天醫人晚上醫車,真愜意的生活啊。
josephyen wrote:
引擎的性能指標,都會標示最大馬力與最大扭力。柴油車和汽油車的性能討論也都會講到柴油引擎的扭力較大。到處都會有扭力大等於加速能力或爬坡能力大的論調,或是「加速看扭力,極速看馬力」這種說法,說得好像柴油車加速力定勝汽油車。小弟不是玩車的,也不是學機械的,但以小弟初淺的物理知識,覺得這些論調很不合理,希望跟版上大大討教。

加速度正比於輪胎對地面出力

在不考慮風阻的狀況,所謂的加速能力或爬坡能力,在平地時與輪胎對地面的出力成正比。上坡或下坡時,因地心引力而對輪胎出力有加成或扣抵的效果,因而影響加速度的能力。

如果對上面那句話有疑慮的話可以看看下面的簡單推導,如果沒有疑慮就跳過下面推導的部份。

用 F=m*a 來列式看看:

F_w 為輪胎出力
mg 為車子所受的地心引力
θ 為斜坡角度

F_w - mg * sinθ = ma
a = F_w/m - g*sinθ

以照上面簡單的公式來看,斜坡角度為 0° 時。
a = F_w/m,也就是加速跟輪胎出力成正比,與車重成反比。

輪胎對地面出力正比於輪胎扭力

所以輪胎對地面的出力是加速度的主要標竿。那如何求出輪胎對地面的出力?在沒有變速箱的情況下,引擎的扭力直接傳達到輪胎,依照 τ = r * F ,輪胎對地面的出力與扭力成正比,與輪胎半徑成反比。簡單來說,就是扭力越大,輪胎對地面的出力就越大,加速力也越強。看到這邊,扭力大等於加速能力或爬坡能力的論調好像沒錯,為何小弟開頭卻說這論調不合理?原因就出在變速箱。

輪胎扭力不等於引擎扭力

假設變速箱的齒比是 2:1,終傳比是 4:1 也就是說引擎轉了八圈,輪胎只轉一圈。沒錯,引擎的轉速到了輪胎是剩下了 1/8 了,但是扭力卻是 8 倍。加速度是與輪胎的扭力成正比,並非與引擎的扭力成正比。經過變速箱的轉換後輪胎的扭力可能是引擎扭力的數倍。

計算一:
兩部車的狀況為例,終傳比皆是 4:1
車A:引擎 4000rpm, 20kg-m, 齒比 2:1 變速箱,輪胎上得到 500rpm, 160kg-m
車B:引擎 2000rpm, 40kg-m, 齒比 1:1 變速箱,輪胎上得到 500rpm, 160kg-m
這兩輛車在輪胎為 500rpm 時,輪胎都有 160kg-m 的扭力,假設車重一樣,這兩台車輪胎對地面的施力也一樣,加速度相同。(若輪胎直徑為 0.6 公尺,500rpm 時的車速約為 55 km/hr。)

引擎扭力大不表示加速能力強

故,扭力大,轉速卻高不起來的車,和扭力小,轉速可以很高的車,加速能力並沒有誰定勝。就像有兩個人騎腳踏車,一個人的腿力氣大,但是踩不快,而另一個人腿比較沒力但踩得快。經過腳踏車的變檔後,兩個人比賽爬坡,加速,極速,都是難論勝負的。所以說「加速看扭力,極速看馬力」這句話。看完上面的討論後,很明顯「加速看扭力」根本是錯誤的,若改成說「加速看扭力和轉速」才會更合理些,單看扭力不能表示加速能力強。

輪胎扭力正比於馬力

比加速力要同時看扭力、轉速,實在太麻煩了。那要如何簡單比較兩輛車的加速能力呢?車廠早就幫我們想好了,馬力是最直接的數值,所以每台引擎都會標上馬力這個最重要的數據。

計算二:
公制馬力PS =扭力(kg-m)×引擎轉速(rpm)/716

車A:在 4000 rpm 的馬力為 4000 * 20/716 = 112
車B:在 2000 rpm 的馬力為 2000 * 40/716 = 112

沒錯,兩台車分別在車A 4000rpm 與車B 2000rpm 時有相同的馬力。若兩台車的車速相同(假設輪胎轉速是 500rpm),輪胎的扭力為何呢?透過馬力我們可以更輕鬆的計算出來。

計算三:
112ps * 716 / 500rpm=160kg-m(與計算一的結果相同)

加速度正比於馬力

馬力的出現,讓我們可以省去考慮齒比,終傳比的數據,直接判斷某個轉速的引擎出力為何,更方便比較兩個引擎的性能。所以對於兩輛車,我們這樣標示會更為明確且簡單:

車A:4000rpm, 112hp
車B:2000rpm, 112hp

以上列數值,假設車重一樣車速一樣,車A 4000rpm 和車B 2000rpm時,因為馬力都是112,兩輛車的輪胎對就有一樣的扭力,對地面的出力是一樣的,加速能力是相同的。所以根本不需考慮扭力,也不需要標示扭力,馬力就代表一切。回到「加速看扭力」這句話來看,應該改成「加速看馬力」會更為正確。

這時也許又會有疑惑,跑車跟卡車比載重,或是卡車跟跑車比加速,這到底能不能用馬力比。小弟上面的每個比較都是在車速相同的前提下。馬力會因為變速箱的設計,而在不同的車速時有不同的馬力。當然最優良的變速箱設計是 0~300 km/hr 時,都能用最大馬力在驅動車子。但事與願違,沒有這麼完美的變速箱。卡車會強調 0~10km/hr 的低速馬力,避免起步時動都動不了,而跑車則是強調 5~300km/h...(恕刪)


扭力代表力矩
馬力代表能量 很簡單
但是你也要知道 引擎的扭力和馬力 並不是從頭到尾都一樣 他是有曲線的 所以常常聽人家拉轉怎樣的 車廠都是拿峰值來寫 所以曲線越平 加速越線性越好
力矩FxR=M=轉動慣量Ix角加速度a(阿法)
單就輪胎來看(不考慮車重) 如果力矩一樣 輪胎越大 轉動慣量越大 所以角加速度越小 加速就越慢

你的假設錯了~~

你這只是證明每輛車都有某個點加速度相同~~

並不是指所有車加速度都相同啦~~



應該是說, 柴油車在2000rpm 加速度最快

而汽油車在4000rpm 加速度最快




但如果我能像拓海一樣,~~ 一直保持在4000轉~~


那我就是最快~~


總歸一句話,就是加速看扭力,極速看馬力。

1.你自己打的第一個公式就回答你的疑問了,F = m*a,你所謂的輪胎的力量(N),就是來自於引擎的扭力(Nm),m不變的情況下,F越大a越大,而a不是加速度那是什麼?
2.你計算功率的式子錯了,正確的是"rpm * Nm * 2pi/60",扭力你要用Kgm算的話,就請先乘上9.81換成Nm,再除2pi/60。BTW,2pi/60與1/9.81的值有那麼一點點接近,所以你算出來的馬力才沒有不合理。
3.極速要看馬力的原因是,車子的速度越快,需要更多的功率,所以你車子的速度才不會無限制的增加,至於你的車子最終的速度會落在何處,就是看你引擎當時的輸出功率是多少。

這樣不知道你有沒有比較清楚?
這麼多理論.....
倒不如去實際去開一下
Dodge Viper, Mercedes AMG 這些大扭力的車
就知道扭力有多重要了
王豪明 wrote:

































































扭力代表力矩
馬力代表能量 很簡單
但是你也要知道 引擎的扭力和馬力 並不是從頭到尾都一...(恕刪)


馬力=扭力x轉速 馬力相同的話 只是轉速和扭力在轉換而已
要做最快的車 就是馬力越大的車 而扭力剛好可以達到使輪胎無限接近起步打滑的大小 可以看成先有扭力才有轉速 扭力越大 轉速提升越快 再搭配上可以無限提高的轉速 這就是變速箱的作用 神車也
~~~~~~~~~~~~~~~~~~~~~~~
樓上的有一點小錯誤 加速看扭力絕對沒錯 但極速看馬力還要看轉速 如果給你1000kg-m的扭力加每秒一圈的轉速 馬力是很大 一開始的加速超級快 之後就快不起來
  • 25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