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三菱EVO vs. 速霸陸STi


inconceivability wrote:
你說的有道理,那是Roll Center變化的問題,但你的例子是極端


是舉例所以才挑極端來說.

inconceivability wrote:
軟皮鯊的動態表現有好過MAZDA3、CIVIC嗎?幾乎沒人想到軟皮鯊吧!?


硬皮鯊可力拼EVO,

那為甚麼軟皮鯊會比MAZDA3、CIVIC差?(除了動力外)

硬皮鯊與軟皮鯊之間的差距,除動力外,其實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大.

跑山路就知道了.

inconceivability wrote:
我的意思就是,Impreza也是往電子化走,然後又要要指稱對方多電子化,這不是奇怪嗎?


這裡討論是 現在 的 impreza 與 EVO

當然”討論”就是拿這兩者的特性(長)來說嘴.

就如 impreza 的特點是 水平對臥引擎及對稱式傳動

EVO 當然就要提出它的優點:電子扭力分配.

小弟應該沒說 EVO不能拿電子扭力來跟impreza比 這種話吧?

就如之前所說 電子扭力分配 是EVO的過彎利器.

Dwing wrote:
是舉例所以才挑極端來...(恕刪)

挑極端的來說有何意義?我們討論的車有差到這麼多嗎?有像FF對上FR嗎?
我的比喻很隱晦、很難理解嗎?
我就是要告訴你,你口中的"配置"優勢,其實差距並不巨大
軟皮鯊有穩贏嗎?恐怕是沒有吧..."配置"當做精神安慰就好
inconceivability wrote:
挑極端的來說有何意義?我們討論的車有差到這麼多嗎?有像FF對上FR嗎?
我的比喻很隱晦、很難理解嗎?


是"舉例"才要挑極端的來說.這不是一種正常的用法嗎?

重點是讓人瞭解兩者間的差異點在哪.

不然就直接用"比較"這一詞就可以了,不是嗎?

inconceivability wrote:
軟皮鯊的動態表現有好過MAZDA3、CIVIC嗎?!?
照你觀點,應該是同級無敵才對不是嗎?
軟皮鯊有穩贏嗎?恐怕是沒有吧


從頭到尾,只說過impreza 配置方式是它的優勢
沒說過它是無敵的,不要挖洞給小弟跳.

沒人說過軟皮鯊動態表現有穩贏,但也不至於"不堪".

至於"幾乎沒人想到軟皮鯊吧",
新車價差30W,馬力差一倍,手排,原廠空力大包,賽車椅.
有硬皮鯊GT(98W)誰會想到軟皮鯊(68W)?
,這道理很簡單吧?

況且以同級車來看,軟皮鯊馬力不夠高,車體又重,車價又高.誰會對軟皮鯊有興趣.

但對軟皮鯊沒有興趣,就代表軟皮鯊的動態表現不好嗎?

當你開過impreza不管軟或硬,

才會知道impreza的好不是"快",而是安心

inconceivability wrote:
."配置"當做精神安慰就好


如果說引擎及變速箱的"配置位置"只能當做精神安慰.

那小弟能說甚麼.



Dwing wrote:
是"舉例"才要挑極端...(恕刪)

我也不是說沒差異
問題是那並不是決勝負的關鍵,只是差異不巨大<---我強調好幾次了
我就說一樣都是房車架構,難到有工程師會將傳動軸故意放左邊或右邊,而不置於中間???
冷卻器都擠在最前面,變速箱又跟引擎連在一起...空間就這樣還能變到哪去?
EVO左右配重平均,空間就這樣它的東西是能塞去哪,重心偏移有可能像你講的差這麼大嗎?
反倒IMPREZA還差了一點點,你的好配置重心集中輪胎荷重差卻比較大???真的有贏人家那麼多嗎?
舉不可能設計的例子,來比較兩者的差異有什麼意義???
所以這樣的舉例只讓我解讀為那配置被你視為"極大優勢"

比起你舉的那差十萬八千里的例子
我用最實際的比較,用你的觀點請問你(我們講的是配置跟動態,不是那台多少錢或買更上一級的比較好)
不要說以前的3箱時代,去比日系的MAZDA3或CIVIC
以現在的Hatchback對上以下這些Golf、Focus、Astra,C4,動態表現一定都比這些好嗎?
同級車同只有IMPREZA是如此配置,依你所言的優勢,其物理運動性質表現肯超越所有同級車,不是嗎?否則叫什麼優勢???
如果跟前驅比差不多,為什麼好像有人會覺得跟更相近的四驅EVO差很多???

如果引擎及變速箱的"配置位置"對IMPREZA是種關鍵性、差異極大的物理運動性質優勢...
那表示IMPREZA一定有一部份差人家很多,否則為什麼不能輕易脫穎而出...賽車更應該是通殺才對
這種物理運動性質優勢到底是精神安慰放大了?還是真的實質上差很大?
最後一段我講的不對再來討論,不然我也不知道該跟你說什麼了
inconceivability wrote:
比起你舉的那差十萬八千里的例子
我用最實際的比較,用你的觀點請問你(我們講的是配置跟動態,不是那台多少錢或買更上一級的比較好)
不要說以前的3箱時代,去比日系的MAZDA3或CIVIC
以現在的Hatchback對上以下這些Golf、Focus、Astra,C4,動態表現一定都比這些好嗎?
同級車同只有IMPREZA是如此配置,依你所言的優勢,其物理運動性質表現肯超越所有同級車,不是嗎?否則叫什麼優勢???
如果跟前驅比差不多,為什麼好像有人會覺得跟更相近的四驅EVO差很多???

如果引擎及變速箱的"配置位置"對IMPREZA是種關鍵性、差異極大的物理運動性質優勢...
那表示IMPREZA一定有一部份差人家很多,否則為什麼不能輕易脫穎而出...賽車更應該是通殺才對
這種物理運動性質優勢到底是精神安慰放大了?還是真的實質上差很大?
最後一段我講的不對再來討論,不然我也不知道該跟你說什麼了


以上的問題簡單說就是成本問題.

另外就是效益

IMPREZA的配置方式是它的優勢,但不是你所說的"關鍵性、差異極大的物理運動性質優勢"

有可能只多出5%,10%的穩定度,請注意這只是針對"配置位置"來說.

如加上懸吊設計等整體來看,那影響更小了.廠商為了市場考量會如此作嗎?

誇大一點來說如果引擎及變速箱的"配置位置"不是那麼重要

那F1及利曼賽車為甚麼會盡量把 引擎 , 變速箱 及 駕駛 往中線擺?

理想的設計不見得是為市場可接受的.這就是答案.

就如後驅的運動性比前驅好,那為甚麼前驅車市售車比後驅車的道理一樣.

但這不是討論EVO Vs impreza 的範圍了吧.

看一下 GTR R36 的引擎傳動結構

http://forums.nicoclub.com/the-r36-gtr-r35-gtr-a-huge-pile-of-s-t452728.html




Dwing wrote:
以上的問題簡單說就是...(恕刪)


你好像有多知道一點我的意思了
F1、利曼賽車賽車,那是根據比賽規則做出來專屬車架
所以我講一樣是房車車架是能差到哪去?房車車架根本就沒有賽車設計那種彈性,配置位置是能差到哪去!
在空間受制之下不可能會有多大中軸重心偏移,實際上IMPREZA的配置,在平衡上根本就沒有比較漂亮!也就重心低一些而已...重心也能靠輪距來降低,而且水平對臥引擎重量反而比較重,所以我才會覺的那不是什麼了不起重點,當獨特性的價值就行了,精神意義比較大
根據比賽規則設計出的賽車,彼此配置一定都差不多
同理市售底盤車架,機械運用的空間彼此也會差不多
也才會提一些較少電子介入的前驅車比給你看,如果真的是重點,同級車早就全部被打趴

事實上那還不是整台車的低重心,變速箱我看也沒什麼差別,只有單單車頭引擎的重心稍微低一些而己,我想也不會像你說的有5%~10%穩定度UP

GT-R為了配重,變速箱放後面,用兩隻傳動軸...這我知道啊...
我3年前在01就提過了,要我翻出來給你看嗎?
GT-R是專屬底盤,以跑車取向設計藍圖,跟先天房車底盤後天調教的,基本上就贏在起跑點

inconceivability wrote:
事實上那還不是整台車的低重心,變速箱我看也沒什麼差別,只有單單車頭引擎的重心稍微低一些而己,我想也不會像你說的有5%~10%穩定度UP

GT-R為了配重,變速箱放後面,用兩隻傳動軸...這我知道啊...
我3年前在01就提過了,要我翻出來給你看嗎?
GT-R是專屬底盤,以跑車取向設計藍圖,跟先天房車底盤後天調教的,基本上就贏在起跑點


還是看不出來嗎?

impreza 與 R36 引擎與變速箱配置方法市是相同的

只是一個為H4,一個為V6引擎.

impreza 變速箱是接在引擎後面,整體為一直線.

http://drive2.subaru.com/Win09/Win09_ItsWhatMakes.htm
Dwing wrote:
還是看不出來嗎?im...(恕刪)

.....................................
R36?...等出來了再說
就跟你講GT-R(R35)的變速箱在後面你還一樣
Impreza的變速箱在車尾哦?
講了那麼多實際的例子,你還是覺的那是很重要的差異的話,由你去了啦

Dwing wrote:
由此段話就知道對 I...(恕刪)


看到諸位車迷這樣熱烈的討論兩台車車的差異, 身為LANEVO VIII六年的車主, 提供一些我的"感覺"

其實兩台車都是商業競爭下的產物, 沒有太多的好與壞, 但就身為車主的我認為, 八代在日常使用性上, 還過的去, 油耗順順的開,大約十點多,高速多點約十一不到十二, 腳賤一點, 那就七八不等了,

保養跟日系車沒什麼不同, 很簡單, 原廠油 MOBIL 1, 10W-30, 日規, 感覺不怎麼樣, 用過比較滿意的是紅線, 和RESPO 都是四公升裝,出力很飽滿. 最近要換AMS 的15 W - 50, 再看看用起來怎麼樣?

還有它的妥善率很高, 到目前只換了左方向燈殼, 其餘都原廠, 包含電池, 誇張吧, 超過六年也, 沒電配還是有沒電配的好處.
輪胎是最大的花費, 235/45, 17的一條要6500以上, 換了三套了, 米其林用起來還是比較均衡的.

問我滿意度, 沒啥感覺也, 只覺的日系進口車妥善率嚇屎人, 油耗如能再好點, 變速箱有六檔那就更吊了.
但總的來說日系車還是日系車, 鋼性和路感還是不能跟歐系車比, 我現, 兩款都有, 比較後的結論, 還有高速的穩定感, 沒得比.

大家在說嘴的STI和EVO的比較, 可以看一下, 珠海房車賽那款用的比較多就可知?
另,國內有數位知名車手的代步車是那種車, 就可一目了然.......

您可能要問魏神馬?



三個字 - 妥善率
Impreza的對手不是Lancer這類的房車嗎
怎看一些都拿Impreza和EVO做比較咧
不是應該WRX STi比EVO嗎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