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人都覺得安全性才是重點有的時候 真的不是為了進口車的牌 或是什麼操控(這我真的不懂啦~~)只是為了安全而已國產車要有"價格"競爭力 竟然是靠著偷安全配備 而不靠其他方面.....真的是挺可笑的如果國產車 能夠每台車都是六顆氣囊 會不會就比進口車貴啊???那說實在的 真的沒有國產車存在的必要性了把車市都讓給進口車算了 這樣量大說不定還有跟原廠談判的空間 以及建立好一點的維修體系說真的...有些進口車的維修....真的是不敢苟同 除了鈑金和換機油以外 其他問題都搞不定還是說 我家比較慘啊 都遇到那種沒有維修能力的代理商?????????????
對於曾經待過汽車廠車型開發的我,對於大家不滿的心情,雖能理解,但也無奈,常說隔行如隔山,汽車產業的確與其他產業不同,最大的差異在於安全性與價值認同,PC當機了,你只是不爽在心頭然後重開機,汽車當機了,可能就出人命了!PC一台幾萬塊,稍有瑕疵,鼻子摸一摸認了,汽車一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不能容下一點瑕疵...以台灣的環境,的確不適合汽車產業壯大,汽車產業屬高投資門檻、高技術性、長期投資、長期獲利、高工業設計,以台灣目前的實力,仍輸歐美、日韓一大截,因此,大家也不用太苛責汽車廠,更不需要拿IT廠來與汽車廠做比較,因為這是2個完全不一樣的產業!!
lu95 wrote:台灣才2300萬人今年還有35萬新車市場需求(應該沒包含進口車或平行輸入的吧?) 問題是一兩年前, 還有40萬輛左右的需求. 很明顯, 整體經濟狀況走下坡.拿人口2100萬人的澳洲來比較, 去年的新車銷售量是99萬8000輛, 幾乎破百萬.雖然油價漲, 但是澳洲的經濟狀況還是蠻好的, 今年的所得稅也降低了, 連帶的大家也敢多消費
以台灣的環境,的確不適合汽車產業壯大,汽車產業屬高投資門檻、高技術性、長期投資、長期獲利、高工業設計,以台灣目前的實力,仍輸歐美、日韓一大截,因此,大家也不用太苛責汽車廠,...(恕刪) 不是要挑你的毛病,只是你的這一段話剛好前文有人剛好當笑話過,翻了一頁就真的看到,經不住的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