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汽車百科4月號

我想每家車廠都有遇到過出乎他們意料中的意外事故
當然每家的應對都不一樣
很明顯車子不是拿來撞的
但是又不能不經撞
是非黑白應該要好一陣子才會水落石出
不過給大家一個參考
CIVIC 8代上市了
某家車訊做了一個完整的評比
其中有一段講到底盤和懸吊系統
比較的是四家車廠中型房車的底盤和懸吊
哪家的用料以及結構有過人之處
很明顯看得出來

跟著大家買一樣的車就是最好的選擇嗎
哪一家最暢銷就跟著買就對了嗎
多看看多比較吧
bmwgt3 wrote:
TOYOTA回應強度超過設計力道因此造成斷裂...(恕刪)


我家也有台Camry不過我倒是沒有收到通知,只是回廠保養查紀錄說我這台還沒換...

就順便換了,然後我也有聽到這件事...和泰對媒體有一套是真的,

而且不只是企業的負面新聞會壓,家族醜聞等私事也會順便一起壓.
呃~久違了我的CCIE Lab,太久沒跟您們聊天,所以主人我的手指頭會有點生疏,接下來的時間麻煩您們多多指教。。。
ckf5983 wrote:
不像英國的某雜誌的毒蛇評論...(恕刪)


是那個拿機槍跟火箭筒射車子跟開Porsche去把牆壁裝凹一個洞然後只為了證明車子耐用度的Top Gear嗎?

事實上和泰罔顧人命的作法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了,召回的通知在網站上只有邊角小小小的一行字,
但是台灣人民的盲目崇拜頭又大光環,讓和泰至今仍如此囂張,
如果安全帶事件是發生在讓盛香珍差點倒閉的美國,那和泰早就關門say goodbye了!
WISH潰縮事件還不是一樣,一堆人還不是衝著光環搶著買!
只是搞不懂,為什麼很多人都不知道小布的四千萬廣告費用都是消費者出的錢,
Altis配備沒有比人好卻比他廠賣的都貴!結果路上一堆變成國民車!
難道以省油換取生命真的比較划算嗎?

事實上小弟比較支持車廠(NISSAN、HONDA、BMW...)而不是車商(TOYOTA、MIS...)
所以頭又大車子怎樣對小弟而言都無所謂,反正打死小弟也不會買,
但是每每看到和泰罔顧人命就一肚子火!

就像德國評論韓國車是在造車工藝底下及大陸車是殺人凶器一樣,在台灣的民眾普遍都不會正視這樣的問題!
甚至還有人問過小弟說:韓國車賣的那麼便宜造型也不錯,有沒有買的價值?
小弟也只回了:
如果你要花錢買一部會聘請知名設計師設計外表,但卻沒有能力好好設計車體內的東西,那倒是可以買!
或許等到哪一天,大家都突然頓悟了,這樣光環才會不見吧!不過以目前情況來看那一天應該永遠到不了!


以上只是小弟研究世界各車廠多年的小小拙見,若有誤請給予改正!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 Having a healthy disregard for the impossible! ~~
DannyBoy3735 wrote:
其實買國產車好像在快...(恕刪)


昨天中午在士林中正路中山北路口西歐加油站旁邊看到一台 Altis 計程車拋錨
下大雨,拋錨本來沒什麼大不了了事情,但是從後視鏡一看
乖乖不得了,Altis 右前輪總成掛了,左邊前輪幾乎是打直的,右前輪則是方向盤打到底的角度

如果在高速狀態下像這樣扭到,想想很恐怖說
習慣了你的聲音, 你的氣味, 你的存在...連思念都變成了習慣...
eric62 wrote:
好笑的是當時撞車時車...(恕刪)

其實那台車只要有配備安全氣囊的話,即使安全帶鬆脫,也不會去撞到前檔,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可是要安全氣囊,不好意思,你要買頂級G中的頂級
預算不夠?那請自求多福,祈求車上的DVD、HID、LED能夠幫你減低撞擊力
FELIX.
FELIX wrote:
其實那台車只要有配備...(恕刪)

安全氣囊只是輔助,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安全帶綁住乘客,安全帶鬆了難保安全氣囊能救婦人一命!?
沒錯TOYOTA的車想要雙安全氣囊請買到該車型最高等級,否則不是沒有就是只有駕駛座,路上看過很多TOYOTA的車很少是買最頂級的,我同學家裡也買了WISH花了7X萬,車內滿是衛星導航,倒車攝影,前駐車雷達等,卻連基本的駕駛座安全氣囊都沒有,哀..

不過我認為配備HID LED沒什麼不好,能夠幫您照亮前方路況及提醒後方來車,當然HID不要亂調會害到對象來車!

以上是小弟的心得有得罪之處請見諒!
toyota--安全帶有問題這我絕對相信....
我們公司的 wish 後座安全帶卡筍就在新車開了約3個月之後我就發現 壞了---
安全帶根本就扣不住.... 車輛回原廠保養--toyota都不會主動 檢查安全帶 的安全性....
所以到現在1年多了...我從來不做公司車後面那個座位......

真是濫品質...我家 蘭吉雅 帝馬開了 十多年,其他消耗零件都會壞...但安全帶用了10多年
也從來不會壞阿....

這種 基本安全配備出現問題...你車上有再多安全氣囊也是救不了你....
大家 要支持 汽車雜誌報導真相...不要只是報喜不報優.....



FELIX wrote:
其實那台車只要有配備...(恕刪)

其實安全氣囊的正式名稱是SRS...很像是翻成輔助xx的氣囊,算是個輔助裝置,沒用安全帶而只有氣囊的話,那個氣囊是不能發揮正常功能的,當你姿勢不好時可能會變奪命殺手
預縮式安全帶+氣囊...這就更安全啦...不過也要有設計良好的可潰縮式車頭及夠堅固的車箱去搭配
車廠偷工減料的情況似乎已經是正常現象了
那一國產車沒這樣作?
原因就是要cost down,提高車商利潤
而消費者再怎麼比價,永遠是一堆爛頻果中挑出一個比較不爛的
如果說消費者比價的情況也是導致此情形的原因之一
車廠所謂的"整體考量"更是重要因素
若是車商一直都以安全操控跟零件妥善率為最高宗旨
車子自然變得更有競爭力
消費者終究在買車之前會多注意2眼
這樣的車子當然出線機率也為之提高
但是國內的用車環境已經走向豪華配備
加上車廠製造車輛的觀念跟作法業已積習難改
所以
難啊~~~~

eric62 wrote:
FELIX wrote:
其實那台車只要有配備...(恕刪)

其實安全氣囊的正式名稱是SRS...很像是翻成輔助xx的氣囊,算是個輔助裝置,沒用安全帶而只有氣囊的話,那個氣囊是不能發揮正常功能的,當你姿勢不好時可能會變奪命殺手
預縮式安全帶+氣囊...這就更安全啦...不過也要有設計良好的可潰縮式車頭及夠堅固的車箱去搭配

安全氣囊的正式名稱是Air Bag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