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機油的疑難雜症區


PandaTsai wrote:
max955 wrote:
礦物油沒有不好,只是...(恕刪)


其實大多數人的開車方式都是 "溫和型", 不超速或偶爾超速一點 (在安全範圍內), 轉速也不太容易超過 3000 rpm, 在這樣的前題下, 只要日常行駛的交通路線還算順暢, 距離也不會過短 (8km 左右), 10000 km 換一次礦物油應該都是合用的 (畢竟這是原廠建議的)...

至於自備機油或是原廠機油的部份, HONDA TAIWAN 的礦物油雖然是台灣分裝的, 可是卻是有特地為了這個分裝的牌子送 API 測試 (SM 等級), API 網頁上查得到喔...

自備機油的好處是價格更低, 但是原廠卻會收更高一些的工資 (以彌補其在機油收益上的損失), 以 HONDA TAIWAN 的 5000 km 換油套餐為例, 原廠機油的工資是 150 元, 自備機油的工資是 253 元, 若以自備一瓶 80 元的機油, 花費總共為 80 x 4 + 253 = 573 元, 原廠機油套餐價為 750 元, 價差不到 200 元...

而自備機油的缺點則是來源較無保障, 一但引擎出了問題, 責任歸屬十分令人頭疼, 縱使日後證明機油沒有問題, 可是想必是要費上一番折騰, 更別提買到假油那就真的欲哭無淚了...


大大對於原廠十分推崇,
但是實際上呢?你的引擎要是出了問題是沒有原廠會理睬你的!! (會用各種理由搪塞你)

另外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10966
PCDVD的討論串供大家參考一下所謂 "原廠" 的做法
cst0126 wrote:
所謂的外銷不添加回收...(恕刪)


也是厚~~忘記有很多黑心油商
謝謝提醒
基本上車子沒什麼在開6個月還是要保養一次
機油也是會變質的
不花心思保養的車就是越來越沒力,換檔越來越頓,煞車越來越軟
很多人都是懵懵懂懂保養廠(包刮原廠)說什麼就信什麼,到最後出了問題保養廠也不會理妳(這種糾紛多的是)還是自己多做些功課才不會被騙了還笑嘻嘻的說服務真好

clearchina wrote:
沒錯,就是南陽時代的金美特.
我十四年前在福特的經銷商,早先三大廠都是迴龍裝的(新莊迴龍),後來才遷去龜山.

原廠的優點就是.......不會換到假油.壞處是比外面賣的貴.


原來是老前輩~~失敬失敬
假油是不至於啦!但是福特前陣子不也被人抓到用不符合規範的自排油嗎?
abel7712 wrote:
請問一下各位.
最近小弟買了一款機油
名叫SCT
Stahlsynt ultra
SAE 5w-50 API SL/CF
不知道大家對這一廠牌評價如何@@

官方網址為:http://www.sct-germany.de/


孤陋寡聞還沒聽過
上班在查囉


Roots wrote:


PandaTsai wrote:

max955 wrote:
礦物油沒有不好,只是...(恕刪)


其實大多數人的開車方式都是 "溫和型", 不超速或偶爾超速一點 (在安全範圍內), 轉速也不太容易超過 3000 rpm, 在這樣的前題下, 只要日常行駛的交通路線還算順暢, 距離也不會過短 (8km 左右), 10000 km 換一次礦物油應該都是合用的 (畢竟這是原廠建議的)...

至於自備機油或是原廠機油的部份, HONDA TAIWAN 的礦物油雖然是台灣分裝的, 可是卻是有特地為了這個分裝的牌子送 API 測試 (SM 等級), API 網頁上查得到喔...

自備機油的好處是價格更低, 但是原廠卻會收更高一些的工資 (以彌補其在機油收益上的損失), 以 HONDA TAIWAN 的 5000 km 換油套餐為例, 原廠機油的工資是 150 元, 自備機油的工資是 253 元, 若以自備一瓶 80 元的機油, 花費總共為 80 x 4 + 253 = 573 元, 原廠機油套餐價為 750 元, 價差不到 200 元...

而自備機油的缺點則是來源較無保障, 一但引擎出了問題, 責任歸屬十分令人頭疼, 縱使日後證明機油沒有問題, 可是想必是要費上一番折騰, 更別提買到假油那就真的欲哭無淚了...


大大對於原廠十分推崇,
但是實際上呢?你的引擎要是出了問題是沒有原廠會理睬你的!! (會用各種理由搪塞你)

另外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10966
PCDVD的討論串供大家參考一下所謂 "原廠" 的做法


聽保養場的說法ALTIS是引擎設計不良佔絕大部分,但我不會修車所以大家參考參考就好
有錯歡迎指正
ALTIS 最大的問題是從原廠到一般保養場都用錯機油~~
偏偏和泰為了顏面不能去承認這個事實
事實上ALTIS 因為引擎技術的進步機油管道遠較過去細小, 因此必須使用5W-30這類的稀薄化機油, TOYOTA原廠只願意賣自己請人包的5W-50 10W-40不願意為了這些新車款去改變用油, 也不願意教育消費者, 就造成了油泥堆積的問題, WISH 加價加裝保桿內鐵不也是一樣的笑話??
事實上目前市面上販售的房車都應該使用5W-30這類稀薄化的機油, 才真正的適合, 不要在去迷失在什麼5W-50 是最好的油, 這類錯誤的觀念~~

因為工作的關係, 所以與油界的接觸非常頻繁, 與國外的交流也得知國外用油的趨勢都是稀薄化
~~

大家參考參考~~
一般買的到OMV都是汽車用的,哪可以找的到機車用的?暑假要買CB400SF了,我常去Y拍買OMV的賣家說他可以進OMV機車用的,但一次至少要一箱,想先買幾瓶試用看看,免的用了之後不好用就昏倒了
MMST總部 http://blog.yam.com/user/mmst.html
cst0126 wrote:
ALTIS 最大的問...(恕刪)


呵呵~~新車為了要通過環保法規(省油規定越來越嚴格)所以設計會越朝向這樣的方向
而機油也是一樣,最新的API認證SM最大的差別就是要求更省油
上次公司有外國油公司來上課,也吸收了很多知識,5W30這類的省由環保機油是未來的趨勢
變速箱也要繼續改款,TYPE-VI MERCON-VII(之類的)也是為了省油而設計(通俗來說是更稀)
呵呵~~前輩有空多來幫大家上上課呀!

japanj7w1 wrote:
一般買的到OMV都是汽車用的,哪可以找的到機車用的?暑假要買CB400SF了,我常去Y拍買OMV的賣家說他可以進OMV機車用的,但一次至少要一箱,想先買幾瓶試用看看,免的用了之後不好用就昏倒了


YOHOO上不是已經有一個有拆賣4T機油的,搜尋OMV就看到了呀
japanj7w1 wrote:
一般買的到OMV都是...(恕刪)


OMV有一種是綠瓶包裝,10W40的油,前陣子剛好我哥朋友的CB400換油,也換了這支啦,個人試用結果,怠速時引擎安靜無聲,但缺點就是拉轉比起其它的油品,如Castrol RS SBK...來的慢,而且是慢很多,不過引擎在運轉時的聲音真的是沒話說!
5w-30在國外已經是十年前在推的了~~目前美國已經在推0w-20的黏度,
機油由SL升級到SM並非省油性的提升喔, 主要是針對觸媒轉化器的問題~~
有興趣再詳談~~~

至於重機要用啥油這點在世界各地其實都造成一些問題, 大家眾說紛紜, 但以目前車友實車測試來看似乎差異不大, 基本原則是所用的油必須有一定的水準.....

SUZUKI HAYABUSA 1300-------->CALTEX 5W-40
SUZUKI DEJEBL 250------------->CALTEX 10W-40
HARLEY VROD --------------------->CALTEX 20W-50

這票車友都是用CALTEX的油品去試的, 都已測試超過六個月, 完全無異狀, 反而更好騎

參考參考
最近將RV150的機油從原廠的SYM7000換成Mobile1 0W40後,發現油門輕了很多,不用再轉那麼深的油門就有相同的速度,變的好騎多了,只是不知可以省下多少汽油錢?
原廠規定的齒輪箱油為為85W140,如果換成85W90會更省油嗎?
max955 wrote:
會有沉澱物的原因很多...(恕刪)
有沉澱物的原因還有一些
例如它是使用固態的添加劑,跟基礎油的溶解比例低的話,當然就會形成沉澱
這樣就變成添加劑都留在罐子裡丟掉了,都不再引擎裡~
也不要想說搖一搖就好,生成很多氣泡,又無法消泡的話,機油效果也不好
好的機油是一個各種添加劑平衡下的產物,台灣廠商自己攪拌的產品是沒有辦法考慮這些的
西西里 wrote:
有沉澱物的原因還有一...(恕刪)


也就是說機油在加入前最好避免產生氣泡嘍~~~

對於油的品質和一些基礎的知識小弟是不太懂啦!!

僅提供使用經驗給各位看官!!!

10年前是開喜美K6-換裝B-16A引擎加上手排(現在好像是已經標準配備??)
那時加的機油是紅線REDLINE~10W-60~~很可惜並沒有換油的經驗~~感覺尚可啦!!
就高轉速引擎來看~~3500左右衰退~應該算是還好!!!

後來換開FORD~LIATA~原本一開始是國光9000SJ(黃色罐子)10w-40
差不多不到4000就已衰退~~轉速拉不上去~換擋的頓挫嚴重~~

現在還是開LIATA~~但是經由許多人介紹之下油品改為AGIP~5w-50
自排油也改換成AGIP的ATF~~用了也快2年了吧~感覺來算不錯!!!

我想我也不會再換品牌~只要不買到台灣亂混的機油應該都OK!!!

厚黑鬼谷~我輩之風! 我要努力的超越我想超越的人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