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

[分享]省油大作戰! [自製氫氧氣] 老車回春術


在網站看了 "電洞車電力電子整合小學生部落格"----紐西蘭水輔助燃料車及簡易氫氧助然器實作省油多2倍  請網友注意智產商業用途

http://tw.myblog.yahoo.com/jw!6ll5UeGCFQUo00va6Dk_C4Sv/

真佩服他們居然可以 "實作省油多2倍" 作出來.沒事的人可以去買一組來玩玩.不知道是怎麼讓噴油電腦變 "白癡",而且消耗功率超低 210W 15A ,在這種功率下.電極板面積低.產氣量少的情況.可以 " 省油多2倍 " ? 看來汽車大廠的研發人員都變 "白癡".一大群博士級研發人員抵不過一個簡易的電解反應器.他們都該被 FIRE .

氫電解輔助燃燒系統用於車齡已經11年行駛26萬公里福特汽車1000 CC好幫手的試駕------這篇中那個 5 合1 電解瓶外加1 瓶水分離器.設計蠻好玩的.大家可以參考玩玩.

省2倍的數據或原理 我是沒看到啦

是有看到 液態氫可以省1半的字意 不過與上文好像意思不同耶 怪怪


不過 那http://tw.myblog.yahoo.com/jw!6ll5UeGCFQUo00va6Dk_C4Sv/
部落格的精神是值的稱讚的

另外

看來汽車大廠的研發人員都變 "白癡".一大群博士級研發人員抵不過一個簡易的電解反應器.他們都該被 FIRE

喔喔喔 嚴重喔 有攻擊味喔

我也只有說ECU不是 白癡 也不是天材
因為ECU他是依程式人員所偵測相關數據 所攥寫的邏輯運作


福特汽車1000 CC好幫手
應該也沒有 ECU 第一代已燒損 就算是 陽極鍍鉑+陰極可採用無鍍層的石墨材料
第2代我想他也是需要 電源管理器的

真是好有趣
負載側的負載如不能穩定 未何不使用管理器 真是有夠強 哈哈

請問大哥,是否能很方...(恕刪)


TO:atw137

SUS#316 當初要做時是請好友取零料厚度1m/m,送雷射切割,5公分X10公分共切5片,但不知是否還有零料要

問看看,不過你也要給我尺寸圖,一片長寬及孔位大小位置.....

另外絕緣墊片我是用鐵弗龍,請好友用車床車的.......










我的溫度會升高不知道是否間距太近的關係,目前片於片的間距是7.5m/m,,產氣量及泡泡很大...(泡泡像紅豆大)

有那位高手願意出來指導一下...

我自己備有DC 0~36v 0~100A 及DC 0~60V 0~60A / DC 0~1500V 0~1A可調電源測試

設備沒問題..................感恩.........



高溫當然是因為電解反應現象
目前先不談化學劑部份 單極版部份 上文已有相關排列說明

你的極版照片看來應該是
+-+-+-共4片 這樣正極/負極的接法 比較耗電且製氫量較低一點點 最重要的是很快就溫度上升

請更改 +nn-nn+共7片 或 -nn+nn-這樣 N 即只有鋼板 但都無電源 只有2側與中間有電源
這樣說明 應該十分清楚了把

至於隔板間的作法也是可以 你就當串聯燈泡這樣

說到燈泡 我們購買日用或車用燈泡為什麼都有規格標示 原因很簡單 負載側的耗電量已經很穩定的測驗且經的起
我們所知的規範

為什麼一直說 電源管理器 有實驗的朋友應該都會知道 溫度上的安全問題
因為電解液就算調整好也會因為溫度而變化
就算小蘇打給的量很少也會因為溫度而變化
如果 電流給很小 或 電解質很少 製氫量可接受嗎? 未知
好啦就算 250V 15A 這樣的高電壓的電流 不會再上揚嗎? 一定安全嗎? 你是在開車 不是在走路喔 小心漏電 /線路燒損等不確定外在因素


終歸一句 負載側不穩定 是不是先由控制電源來作安全保護比較恰當 因為你要的製氫量有可能所需的電能不只5A或10A

如果一般的DIY電解製氫 他的電解液 可以有HID燈泡的穩定性 那當然只需掛HID的電源管理器(高功率安定器) 也許就可以初步達到一般人的要求了

jackkcg wrote:
高溫當然是因為電解反...(恕刪)


感謝~~~jackkcg兄說明

我原本是+-+-+-+ 五片,後來拆掉一片測試..便變4片


請問jackkcg兄 "n" 只有鋼板 但都無電源......用鋼板隔開......為什麼

那~與 + - + - 鋼板距離拉大一點有何不同....


謝謝您~


另~jackkcg兄提到: 因為電解液就算調整好也會因為溫度而變化.

確實沒錯,需要電源管理器....其電源管理器需有恒溫功能,當溫升到多少度時,送回溫度數據到電源管理器

去調整電流大小,電源管理器會以定功率方式輸出供給電解瓶,這樣是最安全的.....
chinme999 wrote:
我自己備有DC 0~36v 0~100A 及DC 0~60V 0~60A / DC 0~1500V 0~1A可調電源測試
...(恕刪)

哇, 好夢幻的設備呀, 你的朋友有認識做表面處理的嗎? 能否單面電鍍鎳?
可以模擬, 6 cells嗎? 電壓, +12V(只接最外兩片中間都是中性), 300克小蘇打粉(或KOH)溶於1000cc的純水(那種上面有個透明倒置的大水瓶的開飲機水就是純水,大部分都是), 限流定在10A
-鋼鎳 鋼鎳 鋼鎳 鋼鎳 鋼鎳 鋼鎳 鋼+
間距, 5mm左右,

做6,12,24伏特電流不變, 跟電壓固定在12, 限流定在5A 10A 20A,
希望這個有幫助, 我是抄襲quantum sphere的實驗, 只差他用的是奈米材料, 我用的是low end鍍鎳,
那個"電洞車電力電子整合小學生部落格"是用鉑觸煤, 我們用便宜貨吧.
電流於水中的方向 類似 電感現象

HHO資料 國外很多 你可以多看看再test
雖然一般的說法 都只是+-極

+-+- 這樣你有測量那一極會比較熱 還是只有一極會熱
+NN-NN+是不是間隙一樣 有了NN極是不是熱源比較遠了 溫度上升也慢了 電阻較低 與再+上方的東西哈哈

還是 直流電流方向 其實應該為上-下+ 不過這樣的電解罐加工比較麻煩 熱的在水中 你說是不是比較好
移動電荷的電位差 學應該有教忘記了 哈哈

如果有電纜線或熱縮套 你規範的電流內使用匹配的電纜安全系數 溫度就又被絕緣體隔離一部份了
線徑大小

直流與交流不一樣之處
直流:線上電流的方向始終不變
交流:在導線上電流的方向並不固定,1秒鐘約反覆變化60次,稱為交流電

參考看看 有時老灰阿 也會寫錯的 如有寫錯時 請包涵一下

化劑也有可改善之處 不過我不是化工的 哈哈
其實我也沒什麼攻擊意味.我只是覺得一個產品商業化的過程中.從研發.品檢.可靠度測試.送標準公信機構作測試.複驗.再修改.這個過程可能要重覆幾十次.才能保證上市後產品的功能性與可靠性都正常.今天要講省油性.如何說的讓人心服口服.憑的是公信機構實測的數據.而且也必須說明測試機種.如今看到這種廣告詞.就會讓我想到2006年看到美國的氫能電解器.每一家都標榜省油性多好.我差點就去網購來試.後來因事情忙擔擱了.就沒買.後來再作實驗.從化油器做到電腦噴射車.最後結果就是將一堆垃圾丟給資源回收車去清理善後.實在越來越搞不清楚錢真的這麼好騙嗎 ?
從toyota 油電混合車大賣.就知道全球動力車輛的需求就是這樣. 省油性 23km/l .產油國家有把 toyota 炸了嗎? 再一次 911 ? 省油有那麼好搞嗎?( 標題....省油多兩倍 ? ) 技術有那麼成熟嗎 ?週邊配套的措施.商品有週全嗎? 安全係數有考量嗎? 還是都是未知數 ?還是只跟著外國人的腳步往前走.這個世界真是瘋了.

chinme999---我的溫度會升高不知道是否間距太近的關係,目前片於片的間距是7.5m/m,,產氣量及泡泡很大...(泡泡像紅豆大)
對不起.我個人的數據是這樣 : 電極板間距 2mm .10片電極板.我的電極板兩片間的電壓差 1.7v.開車引擎發動時反應器啟動 後 穩定測量 10A ,開車一小時後再量測 13A .可是我的電解反應器外殼溫度還是很高.但不會燙手.因為沒有拿溫度計量測(耳溫槍非接觸性被我玩壞了). 我是覺的水溫高只要容器承受的住就好.必竟還是有浪費電解能源 ( 1.7v-1.23v= 0.47v )去產生廢熱.但電線的溫度絕對不能過熱.這比較重要.因為只要電線絕緣外皮過熱溶掉或硬化脆掉就有可能火燒車....

另外我還是很多嘴的再說一次.請原諒.您的兩根粗粗.長長的不銹鋼螺絲當電極頭.當加入電力時.電解液具有導電性.這兩根螺絲就透過電解液自行導通.就像一根電湯匙在加熱電解液一般.請問您還有多少電源功率是作用在電極板上產生氫氧氣 ?.而且不銹鋼螺絲不是良導體.具有電阻性.當加入高電流時.它本身就是一根電湯匙.您的電解液如果不煮開水才是怪事.( 別人的 reactor 是在產生氫氧氣器.您的 reactor 是在產生水蒸氣 . 有沒有很討厭的感覺 ?)如何去注意所有的細節.將有效.有限的能量加在電極板上去產生氫氧氣.才是重點.才會有效率.

在做電解實驗時一定要記得 : 電解液具有導電性.您不能用暴露在空氣中的想法來設計您的電解反應器.您應該每個實驗.每個測試多做量測.多做記錄.多做比教較.多寫實驗報告.這樣您就可以在每次實驗後的討論中去獲得新的知識.做中學就是這樣.您如果想超捷徑.我會建議您買現成的東西.現在有非常多的產品可供您選擇.這樣就不會自尋煩惱.費錢又費時.
TO:atw137

為什麼要用"鋼鎳" 電解要用純鎳....鋼鎳的"鋼"還是會生鏽....(做鋼鎳的公司說的)

1.如果要模擬 6 cells 是可以的,但我試過電流定在10A不動,而電壓調低,產氣量就減少.....

2.另外您為什麼1000cc的純水用到300克小蘇打粉........????為什麼要放這麼多?????

3.我沒認識做表面處理的...


lion01 wrote:
其實我也沒什麼攻擊意...(恕刪)



哈哈哈~電湯匙~經這麼一點...真的早該將那兩根螺絲棒子絕緣起來...

我去買個耐強酸鹼的生膠軟管套起來密封螺絲條兩端.

謝謝~lion01兄~讓我更學到一些知識
  • 1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