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推蓋大樓~~我之前也一直覺得便宜, 降價多就好, 但台塑確實油表降的比較快, 暑假去花蓮玩, 出門加台塑的, 到花蓮剩1/4 , 回來加中油的, 到家還有近1/2 (不要鞭我, 我沒有特別注意里程, 當然路況也不盡相同)現在看來還是要乖乖回去加中油
不論版大用什麼身分再發這篇分享願意同樣的路程在兩天開兩次,就值得讓人佩服,更何況是600KM有人願意去做我們做不到的事情,就應該值得去加許不然你可以跳出來說....."我願意來做一篇更精準的報告來讓大家批判"並不是說不能去最批判,畢竟這試言論自由的社會只會批評又拿不出數據來反駁,這樣的批評在力道上似乎比較薄弱了點若是要批判前,能附上一篇更佳的實驗數據來反駁,更能得到大家的認同不過01不就是這樣嗎? 要有反面的聲音,才顯得01的客觀性不然與異言堂又有什麼不同
我車上的引擎壓縮比高於10,所以我都加98。前陣子在站上爬文,有人指稱台塑的98等級較中油的高,我就改加台塑看看。結果是,早上從地下停車場爬坡上來的時候,油門要幾乎踩到底才有足夠的力道緩慢上爬(我跟一些青仔叢遠遠的就猛踩油門衝上斜坡不一樣都是前輪進入斜坡後才開始踩油門,因為我家地下停車場一上來就是個大轉角,視線不良。有車下來無法遠遠的就看到。管制也有問題,綠燈時有車下來也不意外),用中油的油都是稍微踩深一點點就衝上去了(對,是用衝的)。當下我有些意外,才想起已經換油了。本來以為是兩家油混到造成不良後果,所以我又持續加了6桶。都一樣,早上冷車爬坡很無力。最重要的是耗油量。平常只開上下班,高架道路跟平面道路比例約為7:3,但是塞車嚴重,高架道路跟平面道路路況差不多。習慣性都用到油桶剩1/4去加到加油槍跳起,每次約40公升上下。每加一次油可行駛里程:中油:約320km台塑:約285km哇靠,這也差太多了吧。所以後來乖乖的去讓中油坑。這是個人的特不精準測試,台塑擁護者別來砲我。
http://www.nownews.com/2001/12/14/1138-1236526.htm該文對於測試條件幾乎可說是付之闕如,結果數值也完全沒有,甚至連採訪了是誰說誰做的研究也未刊載;說白一點就是,整篇文章看得出來的信效度只在於「NOW news」、「經濟部能源會」、「裕隆汽車」、「工研院化工所」而已吧,光寫作的嚴謹程度就比起本版版主差上許多了(甚至可能還不如其他網路追追追文章的水準),更遑論發現事實呢...小弟的確是看不出來416樓的朋友是行動派還是嘴砲派啦,但可以看得出來可能是"媒體信仰與權威教條派"~
aabb大法 wrote:您說的: "前面有網友提供資料.. 結論差異很小, 到底是多小, 為什麼不公佈數據??"好像也是耶....即然是工研院做的數據為什麼不公佈?? 工研院只是測試單位,測試報告要如何使用是花錢送測的人的權力想想看有誰會花錢送測取得這樣的報告?1.政府2.油商3.媒體4.消費者團體這種報告牽涉到龐大的商業利益, 2 和 3 最有動力去測試1.政府單位只要看有沒有符合規範,比較誰比較省油不是政府的責任2.油商自己都有實驗室,競爭對手的產品一定都會有測,外部第三方實驗室的報告是測給客戶看的這就是我一再強調的,如果中油自己的實驗室測出來可以中油比台塑省油12%,如果你是中油的主管,是不是應該早早就送工研院測試,然後大打廣告把台塑狠狠打死?事實上,中油有這樣做嗎?中油有任何一個廣告敢說加中油的油比較省油嗎?3.媒體我之前也討論過了,台灣人對媒體的路試的相信程度還比實驗室報告高,送測只是把自己的價值讓給實驗室,借台車,花個油錢和兩天人力就可以換得如此大的流量,成本效益比花錢送測高多了吧,而且媒體如果真的取得一份中油比台塑省油12%的報告,這中間有無限的商機,公布報告應該是報酬率最低的利用方式吧4.消費者團體..我是很期待有這樣的團體出面送測啦,但是很顯然送測的經費對這些在台灣經營非常辛苦的消費者團體,是個沉重的負擔結論,自己使用的經驗最準啦,畢竟買東西還是自己爽最重要,願意相信流言的,實驗室報告都是屁,測試過程不明的媒體測試結果符合自己的期望才是王道,媒體的文章,不就是要讀者自己看了爽才會有流量...哈
發文者是 01 汽車版的編輯,定期發表類似的文章只是他的工作,不需對他特別尊敬!眾所皆知,google 的搜尋排名是不能用金錢改變的,也許你可以用一些技巧騙過 google 的漫游器,但就是不能用錢改變,相反的,yahoo 的搜尋排名就可以用廣告費來改變......,01 是哪一種????我覺得「照刊」廣告客戶的廣告文宣無可厚非,除此之外,我覺得 01 該有一些社會責任要有....廣告就照刊,非廣告就客觀、中立、公正,無法公正的測試就不要登~~~~ 廣告與非廣告標示清楚,想想看,假設這一篇文章登在聯合報、中國時報、蘋果日報.... 等主要報紙頭版好幾天會怎麼樣????01 已經排得進網路上的主要中文媒體了~~~ 憑什麼一對不具公信力的夫妻,使用「二」個加油站的「二」桶油測得的結果可以登上網路主要中文媒體頭版好幾天???? 讓每個看過的人不自覺受到那個可能是錯、也可能是對的結果所影響???
Qmore6545 wrote:工研院只是測試單位...(恕刪) 我猜就算中油或台塑要請工研院測也很難有讓陰謀論者釋懷的結果產生吧,您可以自己排列組合看看:(1)中油送測,結果是中油省油→果然是誰花錢說誰省啊...(2)中油送測,結果是台塑省油→可能比較可信,但您猜中油和工研院誰會說?(3)台塑送測,結果是台塑省油→...(類推吧)...(?)您送測,結果是中油/台塑省油→您一定是中油/台塑的打手Orz再說回來,您一再強調的「如果你是中油的主管,是不是應該早早就送工研院測試,然後大打廣告把台塑狠狠打死?事實上,中油有這樣做嗎?中油有任何一個廣告敢說加中油的油比較省油嗎?」但是哪有公家機關會呆到肯輕易幫忙背書?就算工研院呆到淌這渾水,從兩家油業者的作法,也可以再排列組合:(1)中油送測並廣告說結果是中油省油→果然是誰花錢說誰省啊...(2)中油送測並廣告說結果是台塑省油→可能比較可信,但這樣廣告的主管準備回家吃自己吧...(3)台塑送測並廣告說結果是台塑省油→...(類推吧)...請問一再用所謂的經驗法則和邏輯,去檢驗人家的「動機」很有趣嗎?對數值真偽的爭議才是這篇文章和其後討論應有的觀點吧?當然不是說我們「完全不能」去檢驗研究者的「動機」,不過沒有必要一再提,提到自己像是陰謀論者就沒意思了。話說根據法院的經驗法則和邏輯,觸摸胸部但沒碰到乳房不算性騷擾耶...
Qmore6545 wrote:...中油比台塑省油12%,如果你是中油的主管,是不是應該早早就送工研院測試,然後大打廣告把台塑狠狠打死?事實上,中油有這樣做嗎?中油有任何一個廣告敢說加中油的油比較省油嗎?... 說的太好了,中油與台塑在市場上這麼久了,雙方有幾斤幾兩重,應該彼此都很清楚.....真期待中油能引用樓主的測試報告來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