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ofgame wrote:「杰運汽車」以及「全...(恕刪) 有拆, 可以看到些配備有無科學驗證? 那個拍片的媒體有這能力? 還不是拿廠商給的文件, 或是網路搜尋來的文章當作自己影片發表.所以說看久了, 就是前後拍一拍, 外型說一說, 內裝摸一摸, 空間量一量, 車子好好開, 趕快來一台.好了, 給錢, 收工.
杰運拆車作出一個不同的角度去評論車子,在他之前的車評,就只是空口白話而已。廖怡塵說還要考慮材料差異,他說的沒錯。但是,他有拿材料去實驗室驗證鋼性、延展性、..等等材料特性嗎?沒有的話,那他也只是空口白話。我的觀點,有作事的人就算他目前作的方法有瑕疵,也好過其他出一張嘴的。有在做的人,可以改進;出一張嘴的,以後依然是出一張嘴。就像在社群論壇上,有些人敢講出自己的觀點或是提出自己的方案;而有些人,他們不會講出自己的觀點,他們提不出其他方案,只會找別人說的不好的部分攻擊。
至少他們是成功的成功到我都曾賣車給杰運跟小施過~油土伯界有幾個成功的先驅者小新新 最先開始找車主拍片的杰運 最先拆車的小施 最開始講二手車幹話的詹姆士 講飛機飛安的前現機師馬臉姐 最唬爛幹古的陰謀論主義者其他就不列舉了大家都要流量而已.......不用入戲太深
滿有趣的,其實就算同材質,厚薄、形狀、熱處理的方法都是跟強度有關係,很多東西不是看外觀量厚度就直接判斷他是強是弱,舉一個例子光SUS301 1/2H、3/4H、...SEH。1/2H跟SEH的抗拉強度幾乎差一倍,降伏差3倍。
整件事情其實真正的轉折點在於TNCAP的結果。杰運原本提的是防撞材的厚度較薄所以是否安全大家自己評斷。怡塵在TNCAP結果出來後影射防撞材的厚度是玄學。嚴格來說,防撞材的厚度判定安全並非玄學,而是不嚴謹的科學。不嚴謹的科學有沒有參考價值?有,但不適合做為唯一參考標準。而TNCAP五星是否代表足夠安全,這就見仁見智。TNCAP只能對標ENCAP 2017的規則,但去年已經是2024年了,甚至今年6月還要上新的2026版。當進口車很多都是ENCAP五星時,過時的TNCAP是否還有意義?不同消費者考量不同。再者,以公家單位的作風,TNCAP有多大可信度又是另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