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123415299 wrote:你去看水流影片就知道(恕刪) 提升效率燃燒效率跟氣體流速關係值影響變數比體積影響還小單位時間內越多氣體進入的實際影響力遠遠超過所以這就是由尾氣推動的渦輪帶動的強制塞入氣體能增加馬力值的原因而渦輪遲滯則是因為尾氣要帶上渦輪勢必阻礙到順暢這也是機械增壓為何比渦輪增壓更強的原因高低速增壓又比單渦輪增壓效率更高也是這原因
Octanol wrote:因為如果技術力沒有一(恕刪) 這沒有技術可言吧~ 加個無動力的東西到進氣歧管裡頭如果這樣能讓效能變高..................................................這樣 綠色能源 就發明成功了~ 能量不變守則也被推翻了!!台灣要得諾貝爾物理獎牌了用一個風車帶動馬達發電機 然後利用發電機再帶動另一個馬達轉動風車用1庫倫的電力推動沒有風~單獨一個風車可以轉的比較久...還是推動有發電機的風車比較久...想想看~ 大家智商會變高呦!!而且變數增加 承軸還能影響摩擦係數這個窩特...只要把進氣歧管壁"貼"上一片片粒狀粗粒貼紙也許也能達到相同氣體"流速"增高但這只是將...通道變窄產生的流速負壓所致! 類似機翼上下氣體流速不同增加的速度只在通過瞬間立刻變拉回!否則就產生真空我就是太笨.......才沒法自己將以前愛車的單支加速管改成高低速能共用的好管...
yiklunnnn wrote:改這些東西其他東西也(恕刪)我凱宴有改高流量濾網,當初裝這個就是要彌補低速喪失的扭力,說真的以台灣的路況,被拉到尾速的機會幾乎是沒有改高流量空濾 進氣多了 起步當然更軟!!!誰跟你說改高流量能改善turbo lag的? 叫他出來 我保證不打他 基本改車原理要懂嘛!turbo lag換個渦輪硬管就搞定了不是嗎?
altis229 wrote:其實在2015年的時(恕刪) 每次看到~改裝車輛的新玩意~我都覺得~多數都是在唬爛~話術居多~當然也有少數~可能是真的有點用~只是~這個有點用的東西~有非常高的機率~就是有一得必有一失~如果都沒有失~原廠為何不裝?原廠的設計工程師~有這麼低路?改裝的費用 VS 能得到什麼 VS 會失去什麼 VS 有什麼限制 VS 會有什麼後遺症?只能自行評估了~
fsvbzq wrote:每次看到~改裝車輛的(恕刪) 產品要去看特性窩特夠不會增強馬力扭力但可以把台灣重要的扭力峰值 往前放大就好比2000轉就可以維持95%的扭力峰值輸出一般NA車的扭力峰值都在4000轉上下如果產品可以針對車主個人使用區間來增強純市區都是1500~3000轉 如果這區間扭力都維持接近100%車子可以更省油 起步更快 高轉速平常人很少用到雖然犧牲了5000轉後的輸出 但對個人平常通勤來看5000轉後扭力馬力不是重點 反而常用的市區走停轉速才是重點原廠設計都是秉持著平均值 不可能為了某些車主只有市區走停 OR 天天高轉而去設計車輛性能~
工科有讀過流體力學,或者冷凍空調科系、工業衛生科系等專業的大概都會知道,進排氣要順暢要減少彎折、管徑要大要短,減少壓力損失,另外,氣道中如有障礙物,容易因為邊際層效應而產生亂流....所以,樓主這個東西,真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