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 wrote:
如果ARTC不能夠以真正公正的做法,自行隨機匿名購置車輛來進行撞擊測試,
而只是單純接受車廠的委託,那麼撞出來的資料自然會有其公正性上的質疑,
包括新車上市該做的油耗與排污等測試,一直都盛傳有所謂的{選手車}問題,
但是無從証實,事情也就一直這樣做下去,
看到這裡...舉手發問一下...
隨機匿名購置車輛的經費來源...應該由哪個單位來負擔呢???國外的例子是如何???
選手車的傳聞不斷...原本就是難以避免的...再加上對於大馬力小車身的車來說...油耗測試要通過並不容易...也許這個規定有些部分原本就不見得合理吧......
就像四期環保標準中...二行程機車要在冷車狀況下驗排氣...基本上是用這種不可能的任務來封殺的吧...
不過...從油耗與排污測試的例子...不難想像...如果國內的撞擊測試採用的方式...沒有能夠隨機匿名的抽樣...那麼出來的結果...恐怕也跟鄉下的紅綠燈一樣...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