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來談談"感覺機油衰退"一事


owlowlowl0212 wrote:
你知道好事多在賣的...(恕刪)

台灣就是屁股神人特別多!這麼特殊的人才應該去各大機油公司應徵才對!比裡面一對博士工程師還神啊!

我要練刀背 wrote:
說真的,機油的衰退...(恕刪)


我也有花錢買心靈馬力及其它無感的改裝
如自己換了Goodridge金屬煞車油管,想說會有感,可能是我没操煞車,没有持續的超熱,所以無感
換了高流量空濾,没改排氣,所以也無感,只是吸氣聲變大一些
不過改晶片就真的很有感,增壓打到1.0就差很多了
至於油耗還真是控制黃金右腳的好指標,現在95都破30了
怪不得台灣沒人才......
人是感官動物.... 差在敏不敏感而已.

機油衰退, 輪胎好壞,..... 都只有國外"專業人才" 才感覺的出來.....
我每10000KM才保養一次
用的就是好事多那罐 MOBIL 1 AFE 0W20(沒用到EP等級)
去年剛好在換機油前2000KM有機會裝油壓錶
當時有記錄一下各轉速/時速對應的油壓值
保養後新的機油還是跑一樣的數據...

其實引擎震動/聲音變大甚麼的,也是主觀感受
機油要到怎樣的程度才會造成引擎磨損?
也許目前市面上多數使用 10000KM 的機油表現還不至於造成引擎負面影響
只是因為其他主觀感受不好才想換而已
把里程用膠帶貼起來,等感覺機油衰退再撕開看看是不是真的 5000km 上下,
個人認為是不太可能啦
我有時候開一開覺得引擎噪音比較大,
也在想是不是機油衰退, 因為沒空去換油先不管它,
下次開車又覺得引擎順得很, 可見得不是機油造成的
work wrote:
他的意思可能是日本車...(恕刪)

樓主可能看不懂。

解說一下:機油量變少,引擎會比較有躁動感。
而且還比機油衰退還有感。


所以樓主的感覺,(感覺)上是吃機油比較有可能。

aronyang wrote:
但無論如何,以"己之不能"度人,無庸置疑是缺智的表現,勸大家別幹這種蠢事。

ariete wrote:
主觀感受需要客觀數...(恕刪)

我只能分享個人的經驗,換了整個順暢度是很明顯可以感受到的,不過神人表示,不能相信屁股及握方向盤的手,要相信實驗室的博士,因為他們的數字說可以用很久,然候消費者就會買他們的油了
我也是相信科學的人,想作些實驗,供願意討論分享的網友們參考,但没有時間去搞,我來找看看試紙之類的東西吧,這篇討論是想看看網友們有没有相關的經驗及看法交流,節錄資訊如下,至於酸化程度應該是另測

機油檢測的法寶——慢速定性試紙:
這種試紙用於離子和化學成分的測定,它可以測定樣品是否含有一定量的某種物質。其中一些試紙可對所測物質進行非破壞性的測定。
我們使用這種試紙對機油進行檢測便能測定機油裡面所含的不同成分的狀況,從而判斷機油是否已經老化。
這種試紙可以通過網購獲得。視試紙直徑而有不同的價格。一般我們使用9-11cm直徑的慢速定性試紙即可,100張一盒價格大概在9-11元之間。每次機油檢查需試紙一張,也就是每次檢查的物料成本大概為1毛錢。
測試的方法:
取出機油尺,在慢速定性試紙滴一滴機油尺上的機油,把試紙水平放置,靜待24小時。
試紙上將出現的3個環:
使用過的機油如果滴在試紙上進行上述操作,我們會發現經過24小時靜置(注意:濾紙背面請懸空,以免影響測試結果。用杯子架著是個好方法。),試紙上會出現下面提到的三個重要的環狀區域。
1.沉積環在斑點的中心是油內粗顆粒雜質沉積物集中的地方,由沉積環顏色的深淺可粗略判斷油被污染的程度。
2.擴散環在沉積環外圍的環帶叫擴散環,它是懸浮在油內的細顆粒雜質向外擴散留下的痕跡。顆粒愈細,擴散的愈遠。擴散環的寬窄和顏色的均勻程度是重要因素,它表示油內添加劑對污染雜質的分散能力。
3.油環在擴散環的外圍油環,顏色由淺黃到棕紅色,表示油的氧化程度。
表示機油質量的四個等級:
一級:油斑的沉積區和擴散區之間無明顯界限,整個油斑顏色均勻,油環淡而明亮,油質量良好。
二級:沉積環色深,擴散環較寬,有明顯分界線,油環為不同深度的黃色,油質已污染,機油尚可使用。
三級:沉積環深黑色,沉積物密集,擴散環窄,油環顏色變深,油質已經劣化。
四級:只有中心沉積環和油環,沒有擴散環,沉積環烏黑沉積物密而厚稠,不易乾燥,油環成深黃色和淺褐色,油質已經氧化變質。
試驗結果:當斑點試驗達到三級就需更換了。一般來說,轎車的機油是較難出現三級這樣的狀況的,如以出現三級的狀況則表示機油品質已經劣化嚴重,建議車主在沉積環以及擴散環顏色已較深伴,擴散環已變窄的時候更換潤滑油。這樣能較好地節省費用,也對延長發動機壽命有所幫助。
關於機油斑點測試:
斑點法機油測試是一個已經廢止的機油測試方法。但是這種方法的可操作性比較強,簡單直觀,且成本較低,有一定的科學依據。更重要的是,這種測試方法對於一般的車主來說較為容易操作,無需高深的鑑別知識。

kennykc wrote:
日本車兩萬公里沒換機油我可以相信
德國車......


相信德國車可以2萬英哩換機油+長效濾芯。

除了原廠保證之外,這無庸置疑。

另外,
因為每5000KM要添加一公升,
32000公里,至少要添加6次。
整個機油量都快循環過一輪了!!!
自然可以撐很久......

以上,純笑話,看看就好
--- 則規區論討守遵意同並過讀閱已我, 則規區論討視檢裡這按, 能功言引解瞭裡這按 --- ~~~
aronyang wrote:
您真有意思,居然認為...(恕刪)


說聲抱歉, 真是對不起
都怪我懶得說太多,簡單一句解決,輪胎開久了好壞絕對多少會有感覺,以及不同型號的新輪胎, 個人覺得能用屁股感覺出來真的很厲害,至於您說的其他 我就列入參考就好, 畢竟我覺得兩個是不一樣的事, 像樓主說的,討論嘛!如果意見不一樣就說這裡的人都是如此如何,又何必發起討論呢,更何況有些還提出數據了,卻視而不見回他一個撒尿牛丸,是不是就像你說缺?表現, 當然如果覺得我是在找麻煩,直說好了,我就把文刪掉好了,避免造成困擾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