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0070122 wrote:
TOYOTA:自從Wish停產之後,sienta產品力不足,加上商用的Innova停產之後後繼無人,原本買Innova通通跑去買Zinger,Altis進入產品末期準備大改款,只能完全靠削價去競爭,表面上仍維持每月3,000輛以上,但純利則是下滑,完全靠薄利多銷。
Nissan:長期以來遭到母集團裕隆限制與冷落,尤以Carlos Ghosn上任以來,由日本母公司拿回設計主導權,反正台灣不是Nissan重點市場,爹不疼娘不愛。
Honda:受惠於HR-V跟CR-V熱銷,市佔率大幅提升,但中大型房車部份則是呈現放棄狀態,反正消費者愛啥就給啥。
Ford:在逐漸甩開Powershift之後,銷售逐漸有起色,加上進口車型的加持下,形成多重戰力,但其售後仍為短板,如不加強後勤,銷售成長恐為曇花一現。
Mitsubishi:商用車型上仍維持一定銷售量,加上Innova停產產生的轉單效應下,成長幅度不但沒有衰退且略有增加。乘用車部分則是不盡理想,改款上市的Lancer沒有發揮效益,定價沒有打到消費者心中的甜蜜點。
Luxgen:多款新車上市或改款,造成消費者預期心理,使得購買週期遞延或是轉單,雖說價格低廉、配備豪華,但電子設備的妥善率偏低,使得想入手的消費者仍處於觀望狀態,服務據點不夠多也是未來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
Hyundai:韓國車,台灣人反韓,這是先天的非戰之罪,加上企劃部門仍是上一個世紀的思維,總是推出不吸引人的套餐組合,別人60分就及格,韓國車要到80分,甚至是90分才能吸引一部分台灣人的目光,尚待努力。
專業中肯簡要的分析,大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