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Volvo原裝巴士,山坡翻滾測試

30cmbird wrote:
車頂都壓到車窗都不見了
就算有綁安全帶
下場好一點在座位升天...(恕刪)

一開始車頂就整片都掀掉了(開罐頭)
直接變敞篷

然後連椅子都磨光
只剩後面幾張了..

其實也很難說甚麼, 每個機關行號出團都要5年車, 換成大家是旅行社或遊覽車公司會怎麼作

買一台原裝MAN / VOLVO / SCANIA 貴鬆鬆然後跑5年?
還是買台拼裝車?

沒有為誰開脫的意思, 只是從誘因的角度來看
Howard2009 wrote:
不過台灣車體廠也是有分等級的,一線車體廠像是"一友"車體就是代表之一,一友打造出來的車體品質不管是顧客還是原廠都是讚不絕口,早期還不太喜歡打日韓系底盤的車,非歐系大馬力車不做。還有最近外銷VOLVO雙層巴士的"大吉"車體,以及早期打MAN底盤很知名的"程達"車體。

推薦組合:
底盤   車體廠
Scania -> 一友
VOLVO -> 大吉
MAN  -> 程達

以上這三家都蠻不錯,不輸原裝進口車體,造價也很高昂,7、8百萬以上到破千萬都可能。(恕刪)


我覺得這些頂多只能算是合法車體改裝廠...安全性與車身結構一定比全車原裝進口還差!
我認為完整的車體結構設計需要電腦建立三維模型模擬計算後,找出或預估應力及結構上的弱點處並加強...並建立測試實驗用車,並做完整相關動態測試(前後撞擊、側撞、翻滾...等)
礙於成本考量,台灣目前的遊覽車幾乎都很不安全!

Howard2009 wrote:
推薦組合:
底盤   車體廠
Scania -> 一友
VOLVO -> 大吉
MAN  -> 程達...(恕刪)

總算是看到專業的貼文
而不是純粹亂放砲的抱怨文

shibuy wrote:
orangebear1006...(恕刪)
如果水泥護牆後面是緩長下坡應該不會這麼嚴重大哭
ARTC也有靜態翻滾測試


就算是長下坡滾下去,也跟梅嶺一樣開罐頭
我只是要強調台灣遊覽車的車頂強度不足而已

抓一個幾十年前VOLVO就有的翻滾測試
來對比台灣車體結構的薄弱

ARTC的靜態翻滾
我認為是個笑話,應該要長下坡翻滾
才能模擬較嚴苛的實際道路狀況

huachieh wrote:
其實也很難說甚麼, ...(恕刪)



這也是台灣低薪造成的悲哀之一 連旅行業者都沒辦法把成本提升用好的車子 因為成本增加所造成的團費提升就沒遊客買單

去年去德國玩時 時間一到 司機要休息就是休息 連開幾天(忘了幾天)就要休一天 旅行車公司還派另一個司機到我們目的地接手

在台灣,之前是不可能的事 但希望政府之後要嚴格執行這樣子的規定

今天這則新聞真的是看了讓人太傷心了 台灣全國人民應該都心碎了

huachieh wrote:
其實也很難說甚麼,...(恕刪)

買一台原裝MAN / VOLVO / SCANIA 貴鬆鬆然後跑5年?


我可不可以偷偷認為
這原因是出在車體廠
雖然一切符合法規

不需要歐系車
也可加強窗戶的那鋼梁(撐起生存空間)
還有車頂鋼梁

VOLVO幾十年前就能找到特殊鋼材
翻滾不斷裂

台灣為何找不到這種材料

是因為車體廠不長進嗎?
前一陣子的一個新聞
交通部對民眾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提案「國產車上市前,必需強制公開ARTC撞擊測試結果,並比照國外將結果分級」之回應說明

重點就這幾個字:建議回歸市場機制

都回天國了,還市場機制咧
您說的確實都沒錯,個人所學也跟結構有擦到邊,但是在台灣目前連國產小客車都達不到這個目標。

不過不是只有台灣是這樣打造大客車就是,這個方式跟國產小客車進口引擎與變速箱,其餘自己組裝與打造無太大差異,像是日系HINO底盤在台灣國產比例已經相當高(由國瑞汽車組裝)。


januss wrote:
我覺得這些頂多只能算...(恕刪)
這樣要叫拉拉隊的學長怎麼賺錢

沒人開遊覽車你們要怎麼出門?

沒有遊覽車台灣GDP下降1趴你知道嗎?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