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把軟跟硬推展到一個極致?極端化這是辯論時才會有的選項,往往讓對手陷入矛盾.而且二分法也是政壇讓最喜歡搞的手法,非藍即綠,台灣不需要這麼多分化.軟中有硬,鋼中有柔,互相調和不好嗎?引擎室可軟,車室可不能軟.但是個人不會選擇特別強調潰縮的車款,除了會潰縮還會什麼?特別是連車室都整個潰縮,跟紙糊的沒兩樣.
hungmaxy wrote:馬三是剛好 被撞到...(恕刪) 只簡單問個問題今天無論是福特或日產還是一些歐系車他們大部份都會標出車身各部位所使用的鋼材等級而在國產豐田的網站,要找到這一類的資料好像..............不然,可請大神找出馬3跟九代Altis的資料嗎?
tokikawa wrote:T牌硬-運氣好?根本是撞得太輕軟-一碰就爛,連活命的機會都沒有,嚴重偷料-非常不安全 你這是錯的!美規TOYOTA是非常安全的!!只可惜台灣賣的TOYOTA不是美規的,是考慮成本跟台灣人喜好的特規車!同樣在美國表現良好的Subaru,因為量太少,所以,台灣跟美國是大致一樣的,只有基本款少幾顆氣囊而已,如果有一天,台灣Subaru量大到跟TOYOTA一樣,可以另外開規格,那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