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破後的結構就像是一個密封式盒子硬生生被鐵槌打出一個洞的樣子!真搞不懂你在火大什麼?我只是把親眼看到的狀況描述上來罷了、我比較不能接受的是他"沒的修"的空間!用不著那麼火大吧!攻擊你無聊行為在先的人不是我!!!!!說說自己的觀點都不接受~那你PO這篇文的用意是啥?說服大家看你的神拳嗎?舞動的心 wrote:還有現在的鈑金撞到幾...(恕刪) 你都寫明了"原廠"不會幫你修!這就是為什麼外面汽修場、烤漆廠、鈑金廠為什麼一間接著一間開的原因了!真是慶幸我的vw採用鐵板當組件還有的修抱歉!不再與你口水之戰我失格在先!原諒我的腦殘有眼睛的自己會看
我的車是2001的Saturn SC1塑膠車(只有引擎蓋是鋼的,其餘外殼部份是塑膠材料)樓主的影片讓我想起去買車的時候,展示間也提供了橡膠鎚隨你敲。讓顧客親身體驗塑膠殼的優良彈性。塑膠車的好處:車身輕,的確替我省了不少油錢。(造車成本是不是也低了不少?難怪便宜...)輕輕A到,“板金“的確不會凹,但太大力也是會裂掉的。實例:有回下雪天打滑撞上了分隔島的金屬護欄,車車反彈回來,車身側沒有留下凹陷,有刮痕倒是了。不過當時速度也沒很快(<20mph),畢竟下著大雪。缺點:車速太高時會飄,尤其遇到山谷裡的強風時,感覺更是驚心動魄!怕高速撞擊。只剩裡頭的鋼樑可以保護車上的人了。等有錢時還是會買部金屬車。感覺安心一些。
如果影片是找車主和攝影者以外的公正者來敲,那才比較客觀吧!不過換句話說回來,用「手敲」能證明的事情不是很重要嘛!要撞就開1000kg以上的車,以時速60km撞下去,可以看到一台車的後撞和一台車的前撞效果。一舉兩得!
樓上的skyline318018網友說對了如果說 撞擊力道過於強大 , 在塑鋼破裂之後 , 已經沒有第二到防線就很慘了 ,因為會有餘力的波及 , 或是二次碰撞的可能 , 這時塑鋼就已經沒用了(可以想像手指頭穿紙 和 穿塑膠袋的差別)而使用金屬的原因 , 在於至少會有一定程度上得延展性 ,拉伸的強度就大於塑鋼了有由於塑鋼強度大 所以對行人一點保護作用都沒有塑鋼優點是 強度大 輕 便宜鋼鐵 延展性夠(看怎樣熱處理) 重 貴以上 有錯物請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