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ks and k8 wrote:配備陽春 honda k-car N-box 也可以標配vsa選配側氣簾喔http://www.honda.co.jp/Nbox/webcatalog/equipment/list/台灣人可能覺得這小不溜丟的迷你車幹嘛搞這些花錢看不到的安全配備
Migo-6968 wrote:總覺得近來歐系車已逐...(恕刪) 歐洲車朝向小CC數靠攏,美其名是節能減碳,實際上不過是降低成本的把戲。因為渦輪是壓榨馬力最廉價的方式,連台灣剛成立不久的車廠也以渦輪來成就高馬力。反觀強調省油耐用的日系車廠,除了性能導向的車款外,多以NA引擎來減少故障率。再說說手排車吧,看看歐系車高檔的還是自排為主力,而廉價品牌的自排車變速箱,不是使用日系變速箱就是故障率高的得上報,甚至引來交通部的關切。所以歐洲人要是買不起高檔自排車,又不願意忍受廉價自排的高故障率,或者購買日本自排車來打擊民族自信,只好自嘲說自排很 [ 娘 ] ,創造出開手排車MAN的歪理。
歐洲三缸999螺子小車..竟可榨出大約100多匹..真是..既酷又炫更屌的好產品 volks and k8 wrote:半推半就..要您把車當成愛瘋..一直update一直更換(過往要用不壞..是好產品..現在..既酷又炫更屌..才稱的上是好產品)
哈~所以我會打"聽說"的原因我想想這麼多又看了高級車都是自排車手排車又相對便宜~該不會是一種"排富"的說詞阿才會出現那是有障礙的人開的或是開自排很娘的說法不然沒有待在歐洲住長年的話很難了解話說我看過手排車的引擎,裡面裝的東西不多比較有空間反觀自排車打開引擎蓋裡面還有一個蓋子裝飾裡面的引擎(美觀吧...)如果引擎蓋裡面比較控的話散熱想必比較好吧~所以在壽命上也相對好比較高,我記得手排車的問題也比較少個人的想法~不然我還真想我那台車可以改手排MioG37S wrote:開手排純粹就是為了省...(恕刪)
volks and k8 wrote:德國hi-way都開始有速限..中華電信mod 220 dwtv drive it曾經介紹 感謝提醒 原文已修改三、 歐洲有德國無限速公路(部分路段) 也有長途旅行的需要 故歐洲車廠設計時重視汽車的高速穩定性
aquaeuro wrote:感謝提醒 原文已修改...(恕刪) 樓主不必更改, 那絕對不是部份路段"無速限"基本上, Autobahn都是無速限. "所有高速公路都是無限速"但是在某些路段,山區彎道爬坡路段 , 市區交流道多路段, 大彎道.... 會豎立速限標誌 , 過了這些路段, 會有一個解除的標誌(Ende sämtlicher Streckenverbote),就又恢復為無速限.很多人看到路邊有速限標誌,忘了看不多久之後, 又有一個解除速限標誌因為台灣沒有這種標誌,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那是代表 "解除速限",之後還是一路"有速限"在開車如果Autobahn不是無速限, 根本不必有那個"解除速限" 的標誌不是開始有速限,是老早就有了, 但整體來說, 是無速限細算了一下, 德國編號為 A 字頭的高速公路, 超過 100 條以上請參考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4&t=2007247&p=6#26418327#26418327點圖片, 內有解除速限的標誌圖案只要通過"黑斜線"的"解除限速的標誌" 之後的路段, 就可以 "無限速"除此之外,還有"可變速限" 的路段在德國,大約有10% 的Autobahn是可變車速的, 這些路段的上方都有顯示板 ,中控中心可以因車況,路況, 機動調整速限.除了車速可以調整,機動限制該路段超車, 也可以機動開放路肩 ,德國高速公路上方有顯示版 , 燈號顯示車道是否開放, 塞車時 ,路肩上方的綠燈如果亮, 就開放路肩,車禍就封閉車道, 可以機動調整內線超車時的車速, 至少都是 200 公里以上.底盤不好的車,車身又太輕, 若高速行駛, 會輕飄飄,一般而言, 歐洲車的底盤都比較紮實還有,小弟問過很多當地人,他們確實認為"手排",有換檔,才像在開車, 自排是給不會開車的人開的.美國也是自排車居多, 這和歐洲是差很多的.高價車也有手排例如法國總統座車 Citroen C6 , 使用的是 BAV6 , 它就是有電腦換檔的手排變速箱是台灣之前進口的 C2,C3 1.6 Sensodrive自手排的改良版歐洲人愛手排, 可見一班
美國..手排也是標配陽春基本車款..其它配備..一樣一樣堆加上去車價一般老美都買..沒電動窗..沒電動門..自排基本車款細說懶人始祖..就屬老美remote control的創始者自排之外..汽車定速難免..才有艾迪•墨菲..飾演..肥佬教授老美車的設計理念..是要..跑個七天八夜long-range
阿斌阿 wrote:倫敦、柏林、巴黎這種大市區,空氣品質都要比台灣的小城市或小鎮中心來得好多了! 不知道你是去倫敦巴黎那裡, 那種大城市空氣品質是能好到那裡去倫敦以前叫霧都不是浪得虛名的, 那個霧都是空氣污染製造業大量外移之後才變好的, 歐洲很多地方是很漂亮沒錯但是也不用去過度美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