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為什麼人總是要讓車先過?不是應該車讓人先過?

春生1719 wrote:
說到禮讓行人這個話題...(恕刪)


去年12月我到瑞士也是這麼覺得,只要你敢跨過馬路不管什麼都會緊急煞車讓你過,不過那是限於沒有交通號誌或是雙閃光燈之號的路口。如果在有明確的號誌的路口,假如汽車方向是綠燈,行人方向是紅燈,行人亂走,瑞士人也會開叭的!!
一堆人都是來亂的
其實現在台灣也開始越來越多會禮讓行人優先的駕駛了,我工作地點在中和,常常都看到行人都過了,汽車才過
記得我朋友告訴我,一次他開一部LAND ROVER為了禮讓一位老婆婆過馬路,後面一台4門喜美差點撞到他,喜美年輕人下車後還一直大聲幹橋他,一棄置下我朋友打倒車檔硬是給他騎了上去
嗯~禮讓行人絕對是無庸置疑的!
不過!
行人“快步通過”應該也是基本的常識跟禮貌...
經常遇到有些行人在車子讓他的時候,過馬路慢條斯里、東張西望(不是在看來車),
拖著牛步走過,這種情形實在讓人有點...
更有些時候行人看到路口綠燈只剩兩、三秒了,不但搶著過,一到了斑馬線上好像就“安全了”
可以放慢速度慢慢走過去...

所以,與其一昧的只是“讓”,應該另外加強一下行人的用路觀念,互相尊重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電視廣告都只有說車輛要禮讓行人,卻沒有加強互相尊重觀念。)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高氣爽遠足去 ,收拾書包好過年。 ~引自《相聲瓦舍》- 春夏秋冬~
ldn392 wrote:
有一次我騎腳踏車過斑...(恕刪)

我認為若是長輩的話,即便其犯錯也不應罵三字經,姑且不論三字經是否得宜,對其行為能勸則勸,不能勸就暫且忍吧,年紀大的人行為本來就難改,且相遇的時間短促,罵了也造成不了任何效益,,既是沒效益的行為倒不如不做。
台灣路小車多人也多,外加很多地方交通動線&號誌時向設計不佳(有時候是不得已),所以常常會有人車爭道的情況,
有時候不是不讓,而是人一直湧入,而車又卡在馬路中間,再不過就要變燈了,可是如果是走路的時候當然也希望可以輕輕鬆鬆得過馬路啊!
所以人與車都要互相體諒,開車時儘量停下來比個手勢壤行人先過(的確像開版大大講的,有些行人還不習慣被讓)
如果是走路時儘快通過,如果路很寬走不了那麼快,倒不如放慢速度甚或跟開車的駕駛示意一下讓離你有點距離的車先轉過去.

反正謹記一個原則,就是不要緊貼著行人開車,這樣不但容易產生意外,也對行人造成壓力,這也是目前交通法規定義未與行人相隔三條斑馬紋就視同未禮讓行人優先取締的原因.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ilovesinging wrote:
每個國家的駕駛道德都...(恕刪)



哇,這個好,居然到了這種地步,不愧是高度守法及尊重行人的國家,我喜歡這種感覺.

在台灣,真的要養成全民共識啦,可是很難,有時候想讓,但後面的車會按喇叭,有一次在金山南路(應該是吧)要右轉信義路(應該是吧,就是大安森林公園那邊),停下來讓行人先過,結果跟在我後面的一台BMW 3系列的就叭我了,我知道他沒有看到我停下來的原因是因為要等行人通過,但重點是...............台灣人性子真是急啊,不管什麼原因前車停下來,不過3~5秒的時間,就不奈煩,你說怎麼可能會想讓路人嘛!!

試著relax生活的步調,或許才是晉升高生活品質的第一步,多久沒有"安安靜靜"的看一本好書了?現在人連看書都變的好快,2,3下就翻完,我看連咀嚼思考都沒有~
我愛01
我是覺得,看到行人讓就對了,何必還要求行人要快速通過. 多等個幾秒鐘又何妨. 台灣真的生活太緊張了. 走路本來就是該優閒點的.
行人闖紅燈是不應該的, 但只要是還沒紅燈前,行人開始過馬路, 那怕走到一半變紅燈,我覺的還是要讓行人走完. 台灣車輛禮讓行人觀念嚴重不足, 真的那天駕駛人都有這觀念了,再來要求行人也不遲.

看到有關交通規則這點就真的有感而發......

我就我這幾年開始騎車的經驗開始說起好了:

1.二專時期在苗栗唸書,而苗栗其實是個嚴重人口外流的地方,所以苗栗縣市的老人佔的比例也就相對較多.
某天我從南苗要往北苗方向回到自己租屋處的時候,就遇到一件讓我到現在還是覺得很恐怖的事......

苗栗的路基本上都是單行道,而我遇到這件事的那條路,就是2線單行道,騎在路上的時候,發現前面有位老伯沒戴安全帽,時速大約40左右,因為我想早點回家,加上這位老伯的機車打的是左轉燈,所以我也就自然的往他右邊打算超車騎過去,恐怖的事情就來了,這位老伯居然給我打"左轉"燈右轉!!

當場只留下緊急煞車的我,還有那位老伯悠閒的吹著口哨騎進巷道裡.....

2.事情同樣發生在苗栗,某天我要到火車站去接我朋友時,時間已經是晚上9點多快10點的時候了,路上的路燈稍微昏暗了一點,就這樣一路騎去火車站的路上,突然在我視線範圍內出現了一台小50就這樣從我正面逆向騎過來,想當然爾一定撞到了,下車後是一個喝醉的死老頭(請原諒我這麼稱呼),下車後一句道歉也沒有,然後還開始劈哩啪拉說一堆什麼路邊酒店裡的人都是他的朋友然後要我怎樣之類的,原本很火大想報警,但看在車子沒多大傷痕(判斷應該輪胎對撞的時候有減輕不少撞擊力,幸好我騎不快....),再加上我朋友已經到站很久了,所以就不理他去火車站了.

3.在高雄唸書2年下來的體驗:

紅綠燈在北部是參考用的,過了濁水溪之後就是裝飾用的了

紅綠燈?那是啥?市府新的裝飾品嗎 ̄ ̄;

台灣台客多,沒品缺德的傢伙也不少,所以大家如果努力一點的話,考慮移民說不定會比較能保住人身安全(倒)
畢竟台灣真的是個你不撞人,還得嚴防會不會有車從後面陰你的地方.
我倒是認為西方文化誇張到了一個程度,我曾經在Seattle 的Cosco 門口,等行人通過等了4分鐘,天啊~~~川流不息的人潮,Seattle的行人已經達到目中無車的至高境界了。
每次從美國回來
剛開始都不太會開車
人家是行人踏到斑馬線
車就不能動
人沒上人行道過是還沒過了中間線
車也還不能走
台灣則是有空隙就鑽
禮讓行人也時候會被後面的車叭
??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