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請問渦輪增壓引擎是萬能的嗎?

真的搞不懂為何大多數人會有這麼多錯誤觀念...
以歐系車原廠搭配3.0 2.0甚至1.4雙渦增車款,原廠會這麼做耐用性絕對是沒問題
有問題歐系車廠渦增車款還能賣嗎
還有自行改裝渦輪的,也不見的有調校空燃比的能力,是這樣導致不耐用又耗油吧~!!

還有很奇怪的一點,日本車除了subaru跟日產的GTR以外
好像都還對渦輪增壓興趣缺缺
只要原廠對渦增做最佳化,高燃油效率的調整,省油跟耐用度之外還能兼顧駕駛樂趣.
ACON99 wrote:

M1坦克 的燃氣渦輪Turboshaft Gas Turbine Engine百分百不是飛機噴射引擎 Turbojet, Turbofan
我有親身摸過M1坦克 還去用手大力敲查布漢裝甲....LOL
M1一樣是輸出轉軸動力 也有排檔 不是噴氣推動的蝙蝠車...XD
他的引擎設計成啥油都吃 方便戰場亂用
只是沒有一般的活塞 就是旋轉式燃燒室
以這種轉軸動力輸出來說 跟馬自達轉子引擎比較接近
但是廢氣就從車尾往上排 非常熱 不能給步兵拿來躲砲火
再說一次 不是輸出氣體當動力的飛機噴射引擎...
張飛不是張菲啊.....


不是摸過實物說的話就是對的好嗎?

Honeywell AGT 1500 是 M1 的引擎,右邊表格的 Type 寫著 Turboshaft Gas Turbine,點進去看可以發現,這種引擎強調的是軸馬力輸出,不是像噴射引擎以噴氣輸出為主,但是運作方式基本上是一樣的,有進氣室壓縮空氣,在燃燒室與燃料混合並燃燒,往後噴氣排放,排放的時候順便帶動轉子,前面繼續吸入並壓縮空氣,中段燃燒,後段排放。

這樣啦,看看 Gas Turbine 就知道了,jet engine 與 turboshaft turbine 都是 gas turbine 的分支,這裡面不會有人提到馬自達的轉子引擎,因為那根本是兩回事,gas turbine 不靠火星塞持續點火,點火後只要控制噴油量就可以控制動力輸出。

如果英文版太多字,也有中文版燃氣渦輪發動機

馬自達的轉子引擎,歸類於Wankel Engine

把張飛跟張菲當成同一人的是你啊!


台灣市區走走停停路又爛,高速公路限速低想飆又飆不起來
渦輪實在沒多大用處...
那以Audi A1 1.4BT的數據為例好了
1390c.c 雙增壓(渦增+機械增壓)達到25.5kgm的扭力
省油也夠省了,真的沒用處嗎
台灣山路多爬山就差多了
更何況自然進氣車的高山症,加上原本的馬力跟扭力都不如渦輪增壓
2.5升自然進氣還不如1.4bt 如果這顆用在一般4門轎車呢?

---------------------------------------------------------
感謝提醒 以上更正
Volkswagen Golf 1.4BT 正雙渦輪增壓無誤
最大扭力
24.49kgm/2000rpm
Dreamat.Mercedes wrote:
1390c.c 雙渦輪增壓達到25.5kgm的扭力


大哥 是"雙增壓" 不是"雙渦輪增壓"

兩個差很多~!

pepsi_blue wrote:
如果台北高雄一路正壓就會掛那德國車一大票在當地高速公路跑的都陣亡了


仁兄你了不起
我只有加速的時候才會進正壓
一路正壓是打算要起飛了嗎?

au04 wrote:
渦輪不會比較耗油,反而還比較省油
因為你未燃燒完全的油汽被回收,2次爆炸,能量效率上反而比NA車高


這是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排氣再利用
跟渦輪是兩回事
勁風 wrote:
仁兄你了不起
我只有加速的時候才會進正壓
一路正壓是打算要起飛了嗎?


賽車遊戲應該都玩過吧~

渦輪增壓車進入"正壓"的時候都是在"車輛加速"的時候(只要油門有踩著 不管是加速或巡航 都是處於"正壓")

一旦車輛處於滑行或減速狀態下

洩壓閘"噗咻"一聲~ 增壓器內的空氣都放掉了~

何來的"一路正壓"呢??
勁風 wrote:
仁兄你了不起
我只有加速的時候才會進正壓
一路正壓是打算要起飛了嗎?

去裝個增壓錶看看,德國無限速高速公路一路200KM轉速在4~5K RPM在巡航不會正壓?

另外柴油增壓車沒有負壓的,一發動就正壓......

柴油渦輪裝一般汽油車用有負壓顯示的增壓錶也只會停在0Bar的地方不會進入-0.5 or -1,您自己開Focus TDCI會說只有加速才進入正壓?
現在渦輪增壓都已經發展到電動渦輪了
還再擔心引擎耐用度??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