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都有在聽警廣,其實警廣兩套說法我都有聽過,不過新的版本好像都建議開雙黃燈...

我自己平常使用雙黃燈的原則是(我只討論國道, 因為平常遇到霧都在國道上):
車有故障,無法行駛,停路肩開雙黃燈放警告標誌。
-----
前方有定點、事故、掉落物等需要緊急閃避、減速或剎車時,立刻按下雙黃燈,確認後方車輛開始減速再關閉雙黃燈。若後方沒有車但是前方定點,則是維持雙黃燈閃爍至後車接近並減速停車再關掉。
-----
若霧已濃到無法在正常行駛速度下辨識前車,那就應該停靠路肩暫停並開啟雙黃燈警示(視同故障)。
這個情況我有遇過,在關西附近能見度30m不到,很多大小車停靠路肩並打雙黃燈。
-----
若霧很濃但是仍然能夠在正常行駛速度下在可安全反應的距離看到前車,有霧燈開霧燈。
不敢開太快的話,就開外線用最低速限(國道60km/h)行駛。
-----
我覺得,若霧已經濃到無法在正常速度下安全行駛,那還是趕快下交流道或是停路肩等霧消散吧。
我一直很怕起霧的時候遇到故障車在車道上,因為太多人打雙黃燈,根本沒法辨識故障車和行進中的車,當霧中開一開突然遇到前方有雙黃燈,我都得緊急剎車然後煞住又發現前車慢慢地消失在霧中

(遇過不止一次霧中有車時速不到50km/h開在內線...)
不過既然法規沒規定,那大家開車就小心一點囉...

平常上車發動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檢查所有燈號是否運作正常

發現燈太暗或不亮記得趕快去檢查更換,不然被撞又要哭哭了。
Update補充:
很討厭一種駕駛,就是在下大雨起濃霧的時候,不開大燈卻開雙黃燈...

然後故障車停在路肩開雙黃燈還要把車燈關閉,避免其他車輛誤以為你還在行駛中(這是搭配警廣最近宣導的雙黃燈廣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