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Prius c可以買嗎?(附比較)

版大口袋購深就買吧,
油電車來說因該是最便宜的了,大小又符合需求。

不過如果真的要推廣油電車我還是認為政府要補助才對,
87萬我認為有點過高(1500CC來說)。
相信還是很多人認為跟汽油車差20幾萬實在是買不下去。


小弟我剛好在日本
剛剛去幫版大試坐了一下aqua(prius c)

以下是乘坐感覺(178cm)
前座空間絕對沒問題
後座頭部還可以塞1個拳頭,腿部會頂到前座,不然就要張很開
如果是只會坐小朋友, 這台車可以撐到10歲左右不是問題
但如果其他家人也會坐,版大就要斟酌一下囉

為了小朋友的需求, 我也看了後行李箱,問過漂亮接待小姐,兒童推車是放的下的
但這樣一來其他行李就要放後座

整台車的內裝質感,就是塑料,但其實版大名單上的車其實內裝也都是,只是有沒有用水轉印的飾板

最後是安全性,不管是電池,主被動安全,其實prius c都有很好的水準,操控應該也跟新一代的prius差不多
不會太晃

加上版大的預算是夠的,我會覺得是不錯的選擇

bluert0610 wrote:
(寫在文前)第一次發...(恕刪)

scwuadela wrote:
Prius C光是進...(恕刪)

對某些人來講
這些東西配在別廠牌的車上..就是安全~
配在T牌車上..變成車價價差變多,油錢價差省不回來~
真妙~
雖然在下一直是HONDA的忠實客戶....
還是建議入手Prius C, 或許操控性不如FIT,
但是安全性(主動+被動) Prius C 理論上應優於FIT
標配全車7個SRS

標配五座位皆三點式安全帶, 兩組ISOFIX
(若看到後座中間兩點式建議別買,連1997年上市的premio都全車五座位三點式安全帶,想不透經過了15年後,國產小車2011/12月最新上市的March賣60萬,但後座中間竟是兩點式,真是誇張到爆,搞不懂裕隆商品企劃當擔為何連這個安全帶也要偷)

標配行車動態穩定系統ESP, 循跡防滑TRC, 定速, 恒溫, 免key進入跟按鈕啟動.....等等.....

以上你覺得願意花多少錢買一輛安全的日本進口車, 先不管它是不是油電車

你可把油電系統當成是送你的

建議大家先不要把重心放在油電系統, 這台車建議先從主被動安全配備跟享樂配備跟日本進口車品質去瞭解它

Skoda Fabia小車 1.2TSI捷克進口, 安全不偷料6SRS跟ESP跟DSG7速, 陽春到一直搖頭的內裝配備賣你79.8萬

這台Prius C滿滿的主被動安全配備跟享樂配備賣你87萬, 還多送你一個油電系統, 你覺得合不合理呢???

總之全世界沒有一台車是十全十美的, 或者我說的更白一點, 不就是簡單的兩句話

"看的上眼買不起, 買的起看不上眼"

總之看各位的用途去決定, 在自已的收入可接受的範圍去購置新車吧!

這台車在台北車展近10天讓上千人摸透透看透透了, 你要躦到車底跟坐在車內1小時也沒人趕你

就拿出台北車展當天的原廠DM, 和泰公司官方的配備表就可回答所有的人疑問了

價格跟配備跟實車都已在去年12/31日台北車展公佈已過了近2個月了
資訊都已經這麼公開........, 還在那邊猜來猜去, 真的不解.....

有興趣自己到全省的門市去拿Prius C型錄(相同台北車展那一份), 跑一趟門市勝過自己跟網友猜來猜去

請用放大鏡好好看清楚底下的相片圖片檔案, 尤其是最後一張, 看過之後再來批評也不遲吧






如果家裡不是很缺錢的話 買這台很讚喔 ~~
這種小車 一般市區裡使用最多
這樣比較的話 油耗的表現 價值更顯示出來 ~~
重點是 用這台接送小孩的話 安全性也夠
日本產的再差 應該也是比國產的更人有信心吧 ~~

讚喔 ~~ 期待你的開箱文喔 ~~
如果樓主把比較表列出來以後,還要挑YARIS的話,
那才真的是瘋了!
車買來主要是跑市區的話,以上述四台來說,
可能就只剩下一台選擇了..

edward3019 wrote:
因為在日本欣賞到TOYOTA AQUA,因外型與油耗的表現驚為天人,在心中留下好印象
也預計為家中添購一輛小車(上班代步用,上下班超過40km)
但考量油電混合車之最佳經濟效益為時速20km以下為電力驅動(本人上下班時間車速絕少低於20km)
所以暫時觀望中
若沒有減少油錢(本人一個月需要花費約5000元之油錢),還不如等待純電池車還比較划算

油電車最佳經濟效益絕對不是時速低於20km/hr
時速90km/hr平均油耗絕對高於25km/l
這台車最不滿意的就是馬力了~~

小車看來看去....就是缺少那一點

國產fiesta....各項都不差,但規格還是不明朗
suzuki swift sport....空間最弱,日系車身強度沒有歐系強壯
toyota prius c
note3 32g 2013/09/30




AQUA降低了引擎的配備位置,由此實現了低重心化,有利於提高汽車的運動性能。電池安裝在後座下方而非行李艙內。油箱位於後輪扭杆前部,並在其前側的車內配備電池,因此無需犧牲行李艙底盒空間。行李艙還確保了與Golf相當的進深長度。將電池配備在車身靠中央的位置,並放在了座席下方,由此實現了低重心,並可減少轉彎時的慣性力矩。雖然也可以說這是犧牲電池容量才得以實現的佈局,但同時也有利於運動性能的提高,而且還可降低減震器的衰減力,從而提高乘坐舒適性。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