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雪隧塞車之我見--與前車距離的問題

Wayne Wu wrote:
....(恕刪)高工局的這些規定, 我想只是純粹想開罰單賺錢. 一條快速道路好幾種速限. 下夾道車速只能40km/h 到了平面道路又回到60km/h. 天理何在


我想在下交流道的匝道時,等於是你車子要匯入平面道路的幹道,試想,若是幹道與匯入的車道,車速都一樣的話,那是一種多麼危險的事
而且,有不少交流道下去後,經常會有紅綠燈,如果,依上一刻還在高速公路的行車感覺,保持在60公里的話,剛好碰上紅燈,您的BMW很容易煞住,可是,我們的小車可沒辦法,畢竟行車是要安全,真的不是讓個人去爽的
spider hsieh wrote:
小弟認為,改成像輸送...(恕刪)


有些烏龜車,要在隧道裡面看風景(雖然沒啥風景)
也不肯走慢車道(隧道裡面還是有兩個車道)
如果是烏龜車,想看看隧道內部細節,應該自己進隧道前走慢車道

我昨天也在隧道裡面碰到這種前面沒車的烏龜車
只開50KM .......
氣死我,狂閃燈,也狂按喇叭..........
最後自己賭上罰單錢.....超車.....

希望沒被罰到



我走過四五次了,總是會碰到烏龜車
其實這個隧道彎曲幅度並不大,70KM+10這種正常開單標準
應該是沒問題的
allency wrote:

有些烏龜車,要在隧道裡面看風景(雖然沒啥風景)
也不肯走慢車道(隧道裡面還是有兩個車道)
如果是烏龜車,想看看隧道內部細節,應該自己進隧道前走慢車道

我昨天也在隧道裡面碰到這種前面沒車的烏龜車
只開50KM .......
氣死我,狂閃燈,也狂按喇叭..........
最後自己賭上罰單錢.....超車.....

希望沒被罰到



我走過四五次了,總是會碰到烏龜車
其實這個隧道彎曲幅度並不大,70KM+10這種正常開單標準
應該是沒問題的

老實說很不佔同這種作法,
如果想要開快,目前何不先上北宜呢?
規則訂定了,就要遵守。
因天您是安全的坐在這裡。
如果在您超車的同時發生車禍,是不是造成更多人不便。
隧道不能超車,這是全世界都如此的。
而保持一定得速度和車距也是。
如果您覺得不滿意請去申訴,建議。
而不是用我認為來替代。
如果70可以加10,那有的人也可以認為,
他的車性能比較好,可以加個20
那又何必訂交通規則呢?
而且誤差值這種東西不是讓人拿來當作超速的藉口。
駕駛人本來就有義務去遵守他。
我覺得要應該說警察太心軟了,
如果其他道路也直接超速就抓的話,就沒這種問題了。

另外一點,我也佔成太慢的要開罰,不過45km/hr似乎慢了點,
應該要50km/hr比較剛好。
要開50何必開內線道? 應該要罰在內線開50的才對。 又不是沒有慢車道。
不然就像紐西蘭的山路一樣,過一段距離就弄個超車道。
我再怎麼覺得都是設計上的問題。

Cannabis9478 wrote:
要開50何必開內線道? 應該要罰在內線開50的才對。 又不是沒有慢車道。
不然就像紐西蘭的山路一樣,過一段距離就弄個超車道。
我再怎麼覺得都是設計上的問題。

隧道~~
跟其他不一樣,請舉隧道的例子。
許多其他的道路狀況都無法適用於隧道。
基本上我也覺得是設計的問題,
這條這麼長的隧道本來就不該這麼蓋的。
knift wrote:
乾脆一進隧道就開始計時,
如果時間到沒有出來就要罰錢(時間長短就用隧道長度去除以60㎞/h)
這樣就不會有龜車了…(恕刪)


的確,再鋪一次輸送線的話不知道又要施工多久了
所以我建議如WRC般,在入口處設立閘道
每幾公尺/幾秒放行一台,不得超過或低於某個速限,違者嚴罰

這樣問題就僅剩下車輛實際行駛速度是否均一,然後再和車商/檢驗單位要求合乎規範
也減少了行駛速度和儀表速度不均的問題,超速的判定也可以設得更理想

事情就解決了...吧

畢竟是台灣...
我到不覺得有啥不一樣。
真要比的話山路超車比隧道超車危險。
不敢開快又窩在快車道本來就不對。
沒信心開車不會坐火車喔。
應該開放隧道內某區段可變換車道才好
畢竟那麼長的隧道,萬一發生意外
要處理起來可是不簡單的
但是!!速限跟車距,的確是目前雪隧塞車的最大問題
依現在的情況看來,走北宜速度比走雪隧要快多了
昨天看新聞看到...試跑一個月後,會依狀況提高速限
相信現在跑過雪隧的人
應該都是提心吊膽的,不知道哪時候會接到紅單阿
我愛的人名花有主 愛我的人慘不忍睹><
依小弟實際行駛過的經驗,在此發表一下淺言

實際上我覺得會塞車的原因是高公局的人"豬腦袋"(不好意思語意強烈了點)

因為在隧道口之前限速還是80公里外加10公里的誤差值
所以一般駕駛人的車速都是大於或等於80公里
再加上以前的教育,時速80公里的時候要保持8個車身的距離
依一般的轎車長度在於4.5-5公尺之間
所以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為5X8=40公尺

問題來了

當進入隧道後,理論上隧道內的限速是70公里
但是由於沒有誤差值
大部份的駕駛害怕收到罰單
所以進入隧道後的車速都維持在60公里左右

OK!隧道外的車速80KM減隧道內的車速60KM
這速度差最少就有20公里了
外加上前面進入隧道內的車輛減速照成的行車距離縮短
然後隧道內的車輛不僅車速要放慢而且行車間距還要拉長(60公里正常的安全距離為30公尺,但是雪山要求50公尺)
這樣不塞車都難喔!不知道是哪個豬腦袋想出來的好點子
而且說真的在隧道裡面開車的壓力真的很大
一方面要隨時注意前方車距,一方面還要隨時監看時速
畢竟60公里的時速只要輕輕含著油門就可以達到了
如果不小心腳含用力一點.......口袋裡的小朋友一定會離家出走的


不過蔣渭水高速公路開通好處也很多
到宜蘭的時間不僅僅變短了,而且油耗變省了
對底盤不好的車子也不用在準備嘔吐袋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