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行車記錄器試用心得二連發

siyangyang wrote:
行車紀錄器的確很夯!...(恕刪)

講這麼多就是要叫你買保險最有用.....

sniper59 wrote:
Vin Liau w...(恕刪)


請問一下,如果只在 "發生事故" 時錄影,那麼...

在 "發生事故" 之前,是誰亂換車道? 是誰闖紅燈? 是誰違規? 這些部份要怎麼釐清?

光只錄下 "撞車瞬間" 沒有作用吧?
koningchieh wrote:
請問一下,如果只在 "發生事故" 時錄影,那麼...
在 "發生事故" 之前,是誰亂換車道? 是誰闖紅燈? 是誰違規? 這些部份要怎麼釐清?
光只錄下 "撞車瞬間" 沒有作用吧?


行車紀錄器錄影一般分兩種模式:
1) 連續錄影
2) 事件錄影

所謂的事件錄影是指撞擊時觸發感應器錄影(註), 或是手動按下錄影鍵.
要是你有將前面的發文看清楚, 那就不難了解到因撞擊觸發感應器的錄影
"並不會" 光錄下 "撞車瞬間".
而是會錄下"撞擊前" 約 10~30sec "至"撞擊後約 10~30sec 不等的影片(視機器與設定而定).

註:
更精確的說是指將影片資料寫入記憶卡.
因為行車紀錄器一直在錄影, 只是影片資料放在機器的暫存區中.
(這暫存空間不大, 新資料會一直覆蓋舊的)
當"事件"發生時, 機器將"事件"發生前後一定時間的影片資料寫入記憶卡.
DEXTER28 wrote:
當"事件"發生時, 機器將"事件"發生前後一定時間的影片資料寫入記憶卡...(恕刪)


請問是否"事件"要撞擊力量大於某一程度,才能觸發感應器後錄影,那是否會有LOSS的可能。

如等紅燈時有人突然在你車前昏倒,醒來後硬凹是你A到他才昏倒,

這樣的話持續錄影似乎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DEXTER28 wrote:
台灣我就不清楚了.....(恕刪)

台灣露天拍賣上好像有耶!
黃蓮巴豆 wrote:
市面上 有作 IPC...(恕刪)

-20~80度,是操作溫度還是儲存溫度? for car spec應該是多少
震動spec? 錄影不掉格能力? 夜視能力?
看了很多相關討論,發覺大家注重的多是畫質跟夜視能力。

有一點個人認為很重要的東西,好像比較少人注意:鏡頭的視角。


Yupieru這家日本公司的產品,鏡頭視角水平131度,垂直96度。

是目前市面上我能找到的產品之冠。儘管她還是只有640x480,且不能錄影。


但這個超廣角的鏡頭,就關係到發生意外時,是否能錄到路口的交通號誌,

或其它可用來釐清責任歸屬的交通燈號或指示牌。
Dark Blue wrote:
且不能錄影。...(恕刪)


不能錄影 那就沒什麼用了阿!!!
siyangyang wrote:
行車紀錄器的確很夯!...(恕刪)


也和您分享一個案例:

朋友的孩子私下開了他的車出去,結果A到 (也不確定到底有沒有撞到)一位老者,
孩子有下車查看,而老者說沒事,所以就各自解散 (注意:兩人沒有簽任何和解書)

結果老者回家後,家屬不認同,找了幾個人到警察局報案說他"肇事逃逸"
朋友很緊張,當時路口沒監視器、肇事現場的商家證人說法模稜兩可,
這下子孩子要是背上前柯就慘了

說來有點囧,他竟然忘了車上裝有行車記錄器
事發後幾天他才想起來,調出影片一看,
他孩子不僅沒肇逃,下車後還扶了老者起身

提供給警察後,真相大白,雖然罰單少不了,
但至少還了"肇事逃逸"的清白

要不要裝行車記錄器?
看看最近電視新聞三頭兩天就從網路抓影片當新聞播放
裡面很多的案例都不是那位保險從業員所說那種輕易可解決的情況

行車記錄器從來就不是做為 "唯一證據"
而是佐證之一
誰能提出的證據多一分,勝算就多一些

尤其女孩子或老人家碰到對方是惡霸司機時
就算有理,但沒有實質的證據 (例如影片)
很多都是摸摸鼻子, 自認倒楣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