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新輪胎一定要裝於後軸,真的是這樣嗎??

基本上能一次換四輪是最好也沒甚麼問題,如果只要換兩輪,以我自己為例,前驅車所以前輪磨損比較快
前輪換下,舊的後輪換到前面,新胎裝在後輪~~~
樓上這個是只換兩輪的正解....
至於那些堅持新胎換前輪的..祈禱他們不要害到別人....

推頭只有在彎道會發生,後輪甩尾可是在高速公路上直線就會發生的.....
哪個比較嚴重?
請問我的是後驅車 (事實上是四輪驅動車,但是一般道路行駛是切換至兩輪驅動狀態)
去輪胎行換胎時
老闆就說新胎要裝前輪

但以各位的討論看來
不論前驅後驅
新胎都要裝後輪是嗎?



我被老闆騙了
中天NGB wrote:
基本上能一次換四輪是最好也沒甚麼問題,...(恕刪)


+1, 確實是, 如果沒有預算問題就一次四條都換掉就不必擔心前後軸問題了~

一般我們談調胎以使磨耗平均化, 這件事情算不算車廠誤導消費者呢? 以 FF 車來說, 前胎磨得快, 胎紋會變淺, 然後來一次前後對調, 結果反而成了前輪較新 (排水紋深), 後輪較舊 (排水紋淺)? 而以 FR 車來說, 前後調也是一樣的結果, 這樣是否還要調胎呢? 調了會不會更不安全呢? 若米其林是對的, 那車廠說明書就是錯的; 反之亦然.

小弟稍踰越一下來分析這影片好了, 大家來理性研究研究吧...

就影片來說, 它是在測試打水漂的現象, 也就是胎的接地面可能有不完全吃到地面, 只吃在水面上的漂浮現象 (主要成因是胎紋不夠深, 在胎面高速壓上積水面時, 水的逃出線容積不夠, 造成排水速度跟不上胎面壓上地的速度), 這個現象有一部分來自於後軸的接地壓夠不夠 (就是後軸下壓力夠不夠)... 而前置引擎因為重量多分佈在前輪, 所以前輪接地壓夠大, 相對水面把車子 "頂起來" 的力量會被車重克服掉一些, 就算水來不及完全由胎紋逃出 (事實上也不可能完全), 也會被重量硬擠下去噴開來, 但後軸就沒有這樣大的重量來源.

註: 另外, 流體的黏度也直接影響到它的被排開性, 平常我們也可以說胎在壓地面跟胎面的 "空氣", 但因為空氣流動快, 所以一下就排開了, 所以等同沒影響... 如果今天路面上的是一堆漿糊而不是水, 那麼它的排開流動速度會更慢, 車行就要更慢才能順利循跡通過, 或者胎的逃出線設計要能容積更大...

影片中, 彎的曲度沒那麼大, 胎塊面咬地的磨擦力問題相對不會太嚴重, 嚴重的是路面積水造成的水漂現象, 把胎面稍稍頂起來一點; 這在大雨中的高速公路確實是對的, 高速運轉時, 胎壓地速度很快, 但水逃的速度還是一樣的常數, 加上後軸壓重不足, 所以這問題被放大了... 尤其是台灣的一些省級快速公路, 有些彎是較急的, 這點就更重要. 所以後軸排水性變成重要的事, 因此教育 user 把新輪放後軸是有其道理.

而我們談新胎放前輪的原因, 較多是在談胎塊面咬地力的問題 (當然這也一部分涉及前胎的排水力), 前胎咬不太住地時, 在彎度大到一個程度時, 胎面需要的磨擦力要夠大才能把慣性前性的車身重心 (引擎) 給扭到想要的軌跡上, 一旦扭不回來, 那麼車頭就會往彎外滑出去 (這在乾地就是單純分析抓地力而不是排水力了), 這個大家去看 YouTube 一堆結冰路面的車禍, 那個前轉向輪是毫無作用的, 任憑駕駛員怎麼費心都扭不回來...

回到一些版友談到新胎放後輪, 可以說是著重在如影片所述的情境; 而新胎新前輪者, 多半是較注重性能取向的駕駛型態. 其實也沒特別誰對誰就錯, 看著重的重點是什麼, 這就像調校, 在資源有限或是物理特性考量, 常常是 trade-off, 而無法均取.


某賣場一直很堅持新胎放後輪的原則, 既使車主願意簽切結書也沒的談.

上次去換胎旁邊一位車主訂不知啥輪胎, 一條一萬二...
後來他看看牆上的宣導文字問老闆說前輪比較小新胎怎麼放後面?
老闆想想說你前輪比較小那也沒辦法新胎當然就放前面囉~

聽完給他一整個OOXX...
一般駕駛人沒有甩尾下再拉回控制的能力,所以依輪胎大廠建議只換2輪新胎放後輪才是安全的
前胎打滑轉向不足用放油門就可救,比後輪打滑要鬆油門又要反打反向盤,還不能打太多才能救回,難易程度差很大

之前去韓國比賽的職業車手受訪就說他愛開後驅車,因為可以轉向過度好容易進彎,這是在賽道上專業車手才有技術和膽量去控制的
版上有車手在賽道開前驅車時也會說後輪有稍微帶出反而有利過彎,但這對沒訓練過的一般人可能就是打滑了...

而如果一般駕駛,後輪用舊胎,一打滑就跟後驅車轉向過度一樣,能救回來的沒幾個

有不少後驅性能車, 一般訓練不夠的人開很容易失控撞車,也是這原因,這新聞還不少


物理上 磨擦力(可比為輪胎抓地力) 和 正向力(重量)還有 磨擦係數(新胎比舊胎係數高)成正比

從上面原理來說,如果前輪裝了新胎,而後輪舊胎,那變成,前輪重量重又新胎,抓地力很好
這反過來想前輪磨耗快也是這原因,因為前輪重摩擦力大所以胎皮磨得快
而胎皮會磨得快,代表磨擦力抓地力也會大
熱溶胎就是這樣磨很快,但追求抓地力

而後輪舊胎磨擦係數小了,但重量又輕,等於影響抓地力的2大因素都變弱,加乘變成抓地力更弱

所以把新胎磨擦係數高的放後輪才能至少讓抓地力中的一個因素提升
而舊胎放前輪其實還好,前輪重量重,至少也有抓地力中的一個因素提升了
等於前後輪的抓地力都有達到不失控的標準,所以影片以72公里在濕地過灣才能穩定過灣
而反之,後輪2大抓地力因素都變弱的那台車,遇到惡劣的地面,就開始後輪打滑了


所以總體來說,後輪的抓地力要顧好才是安全上策,但前輪也是要在磨耗極限內更換不然爆胎更危險

調胎方式我覺得是不衝突,因為調胎還有左右調,是為了內外磨平均或避免跳花,以免輪胎提早下課
而如果調胎前後輪都磨的一樣或差距很小,那就沒有新胎放後輪問題了,因為都一樣舊

而且其實調胎,原廠應不可能預設是為前輪較重磨比較快才說要調的吧,因為買車的人有可能後座都有載人,或貨,那可不見得是前輪磨比較快

yyyfu wrote:
而且其實調胎,原廠應不可能預設是為前輪較重磨比較快才說要調的吧,因為買車的人有可能後座都有載人,或貨,那可不見得是前輪磨比較快

但多數車的前後配重都不是50:50(尤其是FF),而是前面比後面重

所以多數FF車款正常不調胎都是前輪消耗的比後輪快得多沒錯,且前輪除了是轉向輪還有動力輸出
如果說內外磨不均或跳花還省得到,因為這是不正常磨耗,會讓輪胎提早報廢
,但前輪磨得快是正常的,且應該要給它磨的

我覺得為了前輪磨得快而調胎,最後並不會省多少錢,反而多花錢,因為調胎的工資

因為前輪磨得快,把後輪調前,那不也變成開始磨快,而原來壽命長的後輪變成前輪不也縮短了壽命
不管如何前輪縮短壽命的速度都一樣快,只是縮短那一對輪胎而已,時間拉長,花的輪胎錢和沒調胎的,差不多,而有調胎還多花了工錢.

重點就是前輪磨的速度並沒有因調胎而減慢,只是變成調成去磨比較新的那組胎而已

ARTC 調胎原則也是寫新胎放後輪調胎原則

配重,那是指空車,後座可以載到3人,加上後車箱的載重,實際上就不一定是前面較重了
我的意思是,原廠不可能去知道賣出去的車使用上會不會都後座滿載在使用,所以原廠的調胎不應是只為了前輪的磨耗的
還有現在的車有EBD,在後座有載重下後輪煞車會自動調整變強,當然後輪也會磨損更快


我想如果有常常調胎的,前後輪磨耗很接近的就不用去在意後輪要抓地力好的那組
而如果不常調胎,2組輪胎出現磨耗很明顯差異,就要遵守後輪要抓地力好這原則,才安全
而個人認為知道要常調胎的駕駛在台灣比例應沒那麼高

Tommy1396 wrote:
話說前幾天有朋友轉寄...(恕刪)


四個一起換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CrazyShark wrote:

四個一起換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k8 2021撞爛報廢 ; VW vento 1.8CL 01M原汁未改 2024已拖走報廢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