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s0329 wrote:鋪路是為了明年的花博...(恕刪) 重點不是" 用的久"重點是鋪好後又開始亂挖, 然後鋪釘式的鋪路耐用一百年的路面,這種東補一塊西補一塊馬上就爛了..>.<一切都是貪污造成的!!去看看鋪路的承包商都是固定那幾間得標就知道了!!!
我如果是市長我想我第一件是會做,也許是唯一想做的,就是鋪好馬路.每人每天出門的切身感受應該是再多的政策牛肉都比不上.我認為 馬路鋪得好連任沒煩惱...但是看來馬路要鋪得好且維護得好不容易..之前住家周遭馬路重舖,還在想怎麼這次這麼久都沒被開挖,果不期然前幾天就被橫向挖了一道大的,不過這次維持的算是比較久了,二個月有吧...
看完大家的文章 覺得大家講的都有道理但我還是想在這邊替路平專案說明一下個人目前在新工處當約聘人員對於施工方式較為清楚,容小弟說明一下目前道路不平主因為 人手孔遍佈馬路上,各單位施作品質不一,造成道路高低不平過往均僅重新施作AC道路,故成效不彰現在實際的施作狀況流程如下1.針對路基不良範圍(下陷)進行改善(開挖+填混凝土(放置3小時)+回填AC)2.人手孔全面調降(開挖+降低人手孔+孔洞上方放置鐵板+回填AC)3.全面刨除AC路面 再重新鋪設AC(盡量白天施工,施工完 管制6小時開放通車)4.針對必要人手孔(水 電 瓦斯 消防 電信等)進行人手孔調升(切割+開挖+人手孔蓋+周邊水泥調平)這樣的作法讓很多人不了解,故抱怨很多,我也是其中一個但了解後 就會發現這樣的作法,路真的會變的很平大家有空去逛逛美麗華,經過北安路 內湖路一段你就會知道這樣做 路真的比較平後續西園路、忠孝東路、中山北路等路段均會依此方式施作說明如有誤 請多包涵。
ilanhair wrote:看完大家的文章 覺...(恕刪) 請問大大您知道嗎?這其中有兩大問題!!" 鋪設人手孔的數量及間距有無法規規範? 還是各單位他想鋪多少就鋪多少個? ""人手孔施工後的檢驗標準可以提供嗎? "這2個問題, 從以前到現在都沒人可以回答!!只要有這2個答案, 所有的貪污情況就現形了 !!ps: 樓上大大您提出來的方法, 我看到的, 只有不斷又不斷工法再花老百姓的納稅錢而己!!
" 鋪設人手孔的數量及間距有無法規規範? 還是各單位他想鋪多少就鋪多少個? "這個阿 目前並無規範可規定(大多是既有,並未新增),且配合道路人手孔已經有部分採永久調降(數量約30%),且新鋪完道路,不得再進行鋪設、開挖工作(檢舉有獎金),應該會改善點。以後會朝著共同管道的方式來做,但我想這個需要很久的時間。"人手孔施工後的檢驗標準可以提供嗎? "目前檢驗的標準就是施工後平整度要與新鋪設後道路平整度相同(採用混凝土或AC均可,依各單位設計),不同則需重新施作,當然各單位施作水準不一,自然會有品質高低差異,但因為有一定的檢驗標準來把關,不致像過往那樣這麼差,至少比都沒調整好。馬路要好 我想還有一段很長遠的路要走大家的反應 多少還是會影響政策有機會 到北安路、內湖路去走走你會發現那邊是目前台北市最好的道路本文僅為解釋目前道路鋪設施作功法之說明,當然有優點 也有缺點,僅供大家參考。
ilanhair wrote:有機會 到北安路、內湖路去走走你會發現那邊是目前台北市最好的道路 這裡的確是目前最好走的道路但台北市同一時間鋪路的地方可不只這兩條路最近發現越來越多鋪過的路又開始不平整又開始補丁,補丁還補得不平只能說,台北市這麼大,卻只有兩條路好走
ilanhair wrote:" 鋪設人手孔的數量...(恕刪) 這個阿 目前並無規範可規定(大多是既有,並未新增)<== 以前的人手孔數量不會那麼多丫,而且同單位的密度相當高!再者,間距不規定,那是不是代表著我鋪一個人手孔就可以請款一次?那我當然多多益善了丫,鋪愈多賺愈大..且配合道路人手孔已經有部分採永久調降(數量約30%),<==那代表著有 30%的人手孔都因為高度過高而需要調降?且新鋪完道路,不得再進行鋪設、開挖工作(檢舉有獎金),應該會改善點。<==台北市哪條新鋪完道路沒被挖過的丫? 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以後會朝著共同管道的方式來做,但我想這個需要很久的時間。<==可能要等到民國200年吧?目前檢驗的標準就是施工後平整度要與新鋪設後道路平整度相同(採用混凝土或AC均可,依各單位設計),不同則需重新施作 ,<== 實際道路上不平的人手孔並無重做的情形丫當然各單位施作水準不一,自然會有品質高低差異,<== 那檢驗標準是虛設的,和前面一句話衝突到了!但因為有一定的檢驗標準來把關,不致像過往那樣這麼差,至少比都沒調整好。 <==差不多的心態,永遠不會進步!這種很簡單的基礎建設工程,小弟看到的, 只是一堆粗製爛造的落後國家產品,再搭配上最先進國家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