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國產車的特殊玩法真的厲害,硬要吃「貨物稅減徵」紅利

貨物稅:小客車25%,小客貨15%

兩者差10%,以100萬的車,就約10萬左右。
Tuscon L 出一台小客車,
當然會跟小客貨版價差10%.....
這多出來的部分是稅,是給政府的。


原本DM上沒有小客車版本,
現在補上去,好像沒問題啊?
明擺了向索記看齊,把客戶當腦粉。
本質腦粉還會自爽要不是曬衣桿,車價還會貴15萬
再賣不掉就加價賣
darkocean wrote:
國產車賣進口價算不算...(恕刪)
免責聲明: 以上言論為玩笑話,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darkocean wrote:
國產車賣進口價算不算...(恕刪)


1. 台灣豬肉比美國豬肉貴你要不要也去抱怨?台灣農產品比很多東南亞、中、美加進口的都貴,也要不要都去抱怨為何國產比較貴?
2. 貨物稅客貨車就是低10%,客車認證成本高就會賣比較高價,這是常識。一堆商品服務不都是減稅就降價,加稅就漲價?怎麼說到車子邏輯就不同了?

要黑國產車這種說法太拙劣了,請問進口車代理商就沒有賺得盆滿缽滿嗎?政府課稅也是進國庫,減稅就能讓車商少賺嗎?剛好相反。這種價格都能賣,全面減稅車商只會把本來部分稅金放進自己口袋。

經濟學基本觀念,要減少超額利潤就是要增加競爭,而且是公平競爭。不管國產進口,減少政策對特定國家和特定品牌的限制,促進更多品牌進入台灣,更多代理商代理不同車輛。進行反壟斷調查,避免車商聯合定價坑殺消費者。這樣才能真正讓車價公平而且健全。
消費者要的是合理的市場定價, 台灣的車價已經被政府和車商玩到畸形的程度。

如果老百姓薪資逐年都在增長, 那我沒意見。

但看看薪資中位數和回不去的車價。

真的把台灣消費者當盤子, 最扯的是還有人護航。
Tucson真的不知怎把一手好牌打成這樣,前一代還有韓國原廠AVM/BVM
結果後來拔掉,改台廠加裝,不少人抱怨
隔壁進口Sportage折下來117.9萬就有韓國原廠那套,BVM畫面也是直接整合在儀錶,難怪一堆人說不如買Sportage



只看配備表買進口車不難,真本事是在保險 使用保養 維修成本!!
寫那麼多,不爽就不要買啊,這地球上又不是只有休旅車可以開
這幾年廠商都學聰明了,要得是利潤不是銷量,台灣市場賣也沒多少輛,不如把賣十萬台的利潤變成賣一萬台就好,很多人會說那我可以捏一點買誰就好,偏偏他就是要你這樣去想,有時候捏不出那一點的人也只能選他們,車商的定價是有算過的,根本不是要讓你便宜買車的,國產車就是一個笑話。
加價繼續賣,哈哈
早就說了,就算零關稅,車價也不會降啦!
賣量那麼低的車廠, 不是靠信仰在撐的嗎? 不然怎麼養那麼多員工?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