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採訪】德國 Sunlight 自走式露營車首度亮相,三車型 382 萬元起搶攻頂級露營車市場!

如果沒有品牌迷信的話,這台真的比海洋跟馬可價格合理多了,看了好心動啊!
azteclee

這台進來就是要咬著Marco的價錢的。歐馬當初也搶在台賓之前進過幾台平輸的Marco.

2024-07-12 15:13


有浴室廁所的 露營車 才是真露營車

只是 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大車身 就不要跑山區小路 市區巷弄
CONA24

開在市區會被認為是捐血車,常常有人會跑來問捐血事宜[sorry]

2024-07-12 12:19
台灣露營車還是很有市場的~
文中似乎沒有提到有無配備駐車冷氣,通常歐規車都只有駐車暖氣,但是在台灣沒有冷氣的話,現在這種天氣下除非開上高山,不然車子也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車長最短接近六米、最長接近七米(都差1cm),這種車長除了市區不方便之外,露營區也要挑(有些露營區算兩個帳篷位)。
除了車長問題,其他都還好,夠豪華、夠舒適、也夠便宜(比較基準是以買得起這種車的車主,畢竟買這種車是小事,但後續停放、保養都有的煩惱了)。
lps wrote:
文中似乎沒有提到有無配備駐車冷氣,通常歐規車都只有駐車暖氣,但是在台灣沒有冷氣的話,現在這種天氣下除非開上高山,不然車子也英雄無用武之地了。


這種歐規的露營車頂多提供吸頂的空調可供選配,不光冷房效果差(小一點的可能不到6000 btu/h,大一點的不到10,000),露營車如果沒有配置太陽能板利用白天來補電,開一晚電就用光了,對岸很多露營車廠家是直接上家用空調,如果要開整晚連太陽能板都充不夠,只能停在可以接電的營地,事實上台灣要實現露營車旅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Taiwan Nice wrote:
車長最短接近六米、最...(恕刪)


寬度兩米、最多兩米三十
車重三噸
加上額外的載重應該能上四噸

這種身材的車要上熱門的露營點
應該太過勉強
跑跑高速公路、上上500海拔的山區應該可以
感覺超舒適,期待台灣可以看到更多露營車
莎朗石頭 wrote:
這種歐規的露營車頂多提供吸頂的空調可供選配,不光冷房效果差(可能不到6000 btu/h),露營車如果沒有配置太陽能板利用白天來補電,開一晚電就用光了,對岸很多露營車廠家是直接上家用空調,如果要開整晚連太陽能板都充不夠,只能停在可以接電的營地,事實上台灣要實現露營車旅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我的RV車子標配的 Dometic Ibis 4 Reverse Cycle Roof Top Air Conditioner, 吸頂吃220V cooling capacity of 2.6 kW(冷暖雙用),對付一個長7米的CAMPERVAN空間其實是會涼的。最大問題還是必須要外部供電220V。晚上若是有可以接外電,連續使用完全沒問題,也夠冷。

如果白天,是半路景點休息,中午吃飯,我有額外改一套第2顆 HOUSE BATTERY 200A專供第2顆變壓器用。停車停樹蔭,配合電風扇使用,免強撐個1.5-2小時,保持車子溫度舒服。然後繼續上路後,又可以繼續對電池充電。

現在市面已經有RV用 12V空調,慢慢普及了,以後應該會好很多,可以避免掉無謂變壓耗損。
莎朗石頭 wrote:
這種歐規的露營車頂多提供吸頂的空調可供選配,不光冷房效果差(小一點的可能不到6000 btu/h,大一點的不到10,000),露營車如果沒有配置太陽能板利用白天來補電,開一晚電就用光了,對岸很多露營車廠家是直接上家用空調,如果要開整晚連太陽能板都充不夠,只能停在可以接電的營地,事實上台灣要實現露營車旅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這對怕熱的人而言,是非常嚴重的問題

總不能每次只找可以接電的營地停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