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小排氣量TURBO

resolve wrote:
自然進氣要做到低轉扭(恕刪)


不對喔,BMW的VANOS是CVV可變正時
Valvetronic才是可變汽門(又稱電子汽門可無段數調節,原廠宣稱不需要節氣門控制)
以下是有CVVT+CVVL的(太多不一一列舉,只列幾個示意)
Porsche VarioCam Plus
日產VVEL
豐田VVTL-i
比亞迪VVL

可變汽門揚程不是啥高科技,可變正時更是一大堆車廠有

至於三菱MIVEC要拿來跟BMW的VANOS+Valvetronic比等級差多了
MIVEC只有兩段,低跟高兩種
BMW是無段可調

再來S-MIVEC是啥東西?沒看到任何官方資料
如同傳說中的台版outlander有AFD一樣,都是網友說的沒有任何的台灣官方資料
545433 wrote:
可變汽門揚程不是啥高科技,可變正時更是一大堆車廠有 至於三菱MIVEC要拿來跟BMW的VANOS+Valvetronic比等級差多了 MIVEC只有兩段,低跟高兩種 BMW是無段可調 再來S-MIVEC是啥東西?沒看到任何官方資料 如同傳說中的台版outlander有AFD一樣,都是網友說的沒有任何的台灣官方資料


您舉的例子都是VVT和VVL至少其中之一是有段的,並非兩者皆無段。所以我才會強調是CVVT+CVVL,有沒有那個C差很多,有C才是無段的,而且正時和揚程都要無段。量產車上只有BMW,日產,三菱,還有飛雅特集團,而日產只用在Infiniti的渦輪車上。

S-MIVEC只出現在4J1系列引擎,VVT和VVL都是無段的,其機構跟本田advanced VTEC有87分像,只是本田的版本胎死腹中而已。

我就是outlander s-awc車主,插原廠電腦可以看到AFD的電壓值,確認台版Outlander有AFD。

至於台灣三菱汽車的官方資料?算了吧,他們賣的車有什麼料可能自己都不知道。
resolve wrote:

您舉的例子都是VVT和VVL至少其中(恕刪)


日產自然進氣VQ37 VVEL跟BMW的N52 VANOS+Valvetronic是當時自然進氣的最高傑作
這兩顆當時就是競爭對手,根本沒聽過有其他NA技術含量比他們高的

至於你提到的AFD如果車主說有,我就當作有吧(至少國外有標示還可以查找)
但S-MIVEC這東西我還真的找不到,根本沒有相關資料
4J1搭載的是MIVEC也不是S-MIVEC
所以S-MIVEC是你們內部開發中的還是?
545433 wrote:
但S-MIVEC這東西我還真的找不到,根本沒有相關資料
4J1搭載的是MIVEC也不是S-MIVEC
所以S-MIVEC是你們內部開發中的還是?


好像當初國外在討論的時候,為了跟原來的MIVEC做區別,生出了一個S-MIVEC這個名稱。我看到了就一直記到現在,如果有造成混淆,向您說聲抱歉。三菱官方把這個新的MIVEC還是叫做MIVEC,您就知道三菱對推銷自己的新東西多麽沒有sense。

下面是搭載在4J1引擎上的MIVEC動作的介紹影片:


下面是從國外三菱官網截圖下來的圖片:


下圖是4J12的扭力曲線:

也許是我孤陋寡聞,我從沒看過從1000rpm至紅線區的扭力全都在最高扭力的80%以上的曲線。

ps 剛剛查了日產VQ37和BMW N52扭力曲線,也是從1000rpm至紅線,整條都在最高扭力的80%以上。
naposin wrote:
2021 suzuk...(恕刪)

鈴木的雨燕有段時間是賣1.0渦輪,
後來才改成幻電版-微油電車,
1.0加渦輪也沒比較會跑,
這類型平價車只會給你簡單耐用,
加渦輪也只是為了減少排氣量達到法規意義上的節能,不太可能給你鋼砲,
鋼砲排量還是1.4至2.0為主。

現在是節能時代,
何況新的幻電版油耗能跑到20幾,
四缸抖動少比渦輪車保養更省心,

1.0渦輪絕跡的原因是因為引擎的工作環境比其他排量大的更操更嚴酷,
引擎腳墊就容易掛,不用多久就抖動到讓你難受到想要換腳墊,

但現在百萬內1.0渦輪還是有選擇,

Fabia、polo

sleeping3500 wrote:
鈴木的雨燕有段時間是(恕刪)


鈴木技術爛就別一杆子打翻所有1.0

福斯集團和福特的1.0三缸渦輪 輪著拿世界引擎大賞。

我家的1.0T 七年了,沒有抖動情況,也沒換過引擎腳。

繳最低級距的稅金,享受比國產1.8NA還好的動力。
resolve wrote:
好像當初國外在討論的(恕刪)


感謝你的資料,搞清楚了...
上述回覆是針對引擎的內容,不是要針對你希望你不會介意
但4J1對於我來說不算是個優秀的NA引擎
因為他是SOHC且升功率很糟糕(尤其是如上述所說用了這些配備的狀況下)
只能說該引擎設計為節能取像
跟性能取向的VQ37 N52有一定的落差,但也沒辦法追上一般家用引擎
以下範例:
4J1 2.4L 172hp>>71.6
N52 3.0L 272hp>>90.6
VQ37 3.7L 333hp>>90
C300 3.0L 231hp>>77
Altis 1.8L 140hp>>77.7
CRV 2.4L 190hp>>79.16

CRV老引擎都有79的升功率,已現今2021年的引擎來說升功率71.6實在是不太合格
yoshiyoyo wrote:
在沒有增壓的情況下因(恕刪)


改不改而已 也不用改引擎

進氣管路調整一下 就可以改變扭力帶

完全改成低速高紐

至於改法 說了你也不會相信 多說無用
yoshiyoyo

怕你說不出來而已

2021-11-05 3:34
z123415299

我為何要說給你看 沒啥意義阿

2021-11-05 21:08
渦輪跟NA當然是NA比較便宜,大腳踩油耗當然也有差。
不過還是看個人拉,像日蝕這種NA但又有動力性能的車款其實也不錯吧?稅金跟妥善也都省
jason 567

日蝕有渦輪

2021-11-04 13:35
digital88

哥...日蝕是渦輪啊~~

2021-11-07 22:27
草莓農 wrote:
自然引擎肯定好養,但台灣對排氣量課稅,讓1.0-1.8渦輪引擎比較多人喜愛,渦輪不會每年換,但牌照、燃料每年要繳。

1.8級的年稅金比1.2級多3,280 (11,920 vs 8,640)
2.4級比1.8級多5,490 (17,410 vs 11,920)
Downsizing渦輪應該沒辦法跨兩級取代
假設車輛持有10年
1.2級渦輪/1.8級NA的稅差是三萬三
1.8級渦輪/2.4級NA是五萬五

不知有沒有同型車分別上渦輪/自然的售價可以參考?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