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目擊】台灣第一撞!ARTC實車碰撞實驗室開張

是不是裕X的那一部有長尾巴的"麻吉"
猛一看車尾以為是Vios,原來是Grunder呀.....
其實公正性很讓人存疑, 人家EURO NCAP是自行到市面上買車來做測試.
而國內是車廠自行送檢, 這種數據值得信賴嗎?

小凱 wrote:
以時速那麼低的速度去撞~難怪沒什麼損壞
不像國外每推出一款車,就測試那麼多遍,跟國產車比起來實在是差太多了
北醫華佗曾經跟南醫扁鶴說過:「怎麼辦,腦殘沒藥醫!」

小凱 wrote:
以時速那麼低的速度去撞~難怪沒什麼損壞


這位大哥,連最嚴苛的 EURO NCAP 的測試速度也只有 64 Km/Hr 而已阿?你想多快呢?

就算是賓士 S3200 以時速 200 Km/Hr 來撞,也是會小命不保的(台灣的高速公路真實發生過)!

所以開車,還是順順開就好了 ....
我是數位敗家子 !!
這個討論串當中...我說的那台車...廠牌跟車款都被人提出來過...但是都不是拿來猜我的謎底...
基本上我算是反XX情節的啦...因為我聽人說過1970年代XX六和廠變成○○六和廠的故事...
那台車把軸距拉長到跟Honda City一樣之後...後座的頭部空間還是跟不上人家已經停產的車款...
這樣提示已經很明顯了...(聯想力豐富一點的也可以從我拿來做對照組的車款大小來猜...)
提到軸距拉長1公分...內行的大概都知道了吧...因為改變軸距的國產車真的很少...
老實說...如果是依照原來的車型來台灣賣...我家很有可能會買一台的...
因為聽說歐規版的操控很好...而且撞擊測試結果也不錯...

不過正如樓主所言...國內安全性成謎的車其實也不少...我舉的例子只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而已...
答案我想就不用公佈出來...不過我有pm給阿謨...(某些汽車網站上爬文也有機會爬到的...)

樓主還提到另外一台氣囊配備縮水的國產車(沒錯是它吧)...記得之前這台車跟另外一台國產車對撞...結果車主全身而退...另一台車的駕駛因為安全帶瑕疵而身亡...
所以M車的安全性基本上還是有一定水準的啦...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5臺灣人命賤 在美國 碰撞測試是基本的 上網都可以查到資料 但是在台灣 好像變成不一樣 好像是車廠施捨給我們 看的就很X
運將大哥們常說的名言:啊車又不是開來撞的. 安啦!

對大多數的台灣同胞而言. T牌的神話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引擎不是很大. 車體一定要大板. 而且要4門的才有市場.
很多年來一直都是這樣. 管你哪牌風雲車種. 咱們台灣可不吃這一套.
活生生中槍倒地的名車還不是比比皆是.
雖然這次GRUNDER撞的沒有讓大家很爽.起碼還有勇氣撞...
不會來撞的新車還是不會撞. 會買的同胞也不見得在乎這一點.

不過墨非兄敢說敢言倒是造福了大家.
有時候媒體操作之後的假象並不是大家所知道的...哈哈

xlkoala wrote:
墨菲 wrote:
至於這一撞,則是採用美國聯邦標準(FMVSS 208),採用車頭100%接觸式撞擊,並非偏置30%到45%的Off-Set撞擊,時速則是30mph(約合公制48km/h),至於EURO NCAP的標準,車速則是拉高到64km/h,若以Ford Focus來看,歐洲原廠則是宣稱它可以通過5顆星的最高標準。撞擊測試車並不是以本身的動力移動,而是固定在台車之上,將台車以鋼索拉動、加速至測試速度來接受撞擊,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地上有一條台車軌道。

放眼台灣,現下有哪一輛車是真正100%台灣廠商設計製造的車體結構?除了進口車之外,又有哪一輛車不是用國外母廠生產的車輛加以修改(甚或根本不改!)來在本地投產製造?如果是這樣,有什麼理由要多保護這些車廠達3年之久?

最扯的一件事情就是,ARTC相關主官在專訪時宣稱,ARTC只是單純的接受委託測試單位,碰撞結果相關資料不能主動發布,這其實也就是意味著,當車廠撞完了新車之後,只會報喜不報憂,
ARTC的回應則仍舊是官腔官調:一切要看政府主管機關的法令規定.....

1.就個人的觀點來看...把測試的速度提升一些些會更安心的...省道上面速限就已經50-70km/h了...
2.有些車款的母車在國外的撞擊測試評比還不錯...但是國產化之後...不只是多了個尾巴...軸距也拉長1公分...加上我們跟對岸之前都沒有撞擊測試...因此那台車的安全性至今仍然是一個謎...(有人猜到我在指哪一台車了嗎...嘿嘿...)
另外個人認為Nissan Teana沒有出來有點奇怪...個人對來自雷諾技術以及裕隆的車身製造水準還有些信心的...也許是該集團的商業考量吧...
3.同意樓主的看法...也希望將來能夠真正的落實保護消費者呀......

經濟部技術服務處
http://www.st-pioneer.org.tw/modules.php?name=magazine&pa=showpage&tid=1796

●實車碰撞技術研討會
車輛中心為使國內車輛業者瞭解大陸實車碰撞法規執行現況,並加速建立車輛安全設計與測試技術,特與中華汽車共同邀請了清華大學實車碰撞實驗室主任黃世霖教授及副主任張金換教授,於91年12月23、24兩天假車輛中心舉辦「實車碰撞技術研討會」,內容包含中國碰撞法規與執行現況、清華大學碰撞實驗室簡介、實車碰撞影片介紹、以及車輛碰撞電腦模擬分析技術等。大陸自2001年起新車型須符合實車碰撞安全法規方能販售,自2003年起新生產舊有車型亦須符合碰撞要求才能銷售,而國內車廠如中華及裕隆,已在大陸投資生產,也利用北京清大實驗室來驗證碰撞安全性。大陸清華大學碰撞實驗室是大陸政府授權實車碰撞測試的四個實驗室之一,至今已執行約80次實車碰撞測試,及五百多次零組件碰撞測試,對於測試不合格之廠商亦提供分析與設計修改服務,具有豐富汽車碰撞經驗

xlkoala wrote:
不過正如樓主所言...國內安全性成謎的車其實也不少...我舉的例子只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而已...
答案我想就不用公佈出來...不過我有pm給阿謨...(某些汽車網站上爬文也有機會爬到的...)

感謝xlkoala大大的答案,原來是那台小車喔,唉~~~原本對那廠牌的車映像還瞞好的

iunknown wrote:
其實公正性很讓人存疑, 人家EURO NCAP是自行到市面上買車來做測試.
而國內是車廠自行送檢, 這種數據值得信賴嗎?


小凱 wrote:
以時速那麼低的速度去撞~難怪沒什麼損壞
不像國外每推出一款車,就測試那麼多遍,跟國產車比起來實在是差太多了


這正是我一直在此鼓吹的重點,
如果ARTC不能夠以真正公正的做法,
自行隨機匿名購置車輛來進行撞擊測試,
而只是單純接受車廠的委託,
那麼撞出來的資料自然會有其公正性上的質疑,
也難怪在法令不明朗之前,ARTC不願意主動做這些事情,
我要老實跟大家報告,
除了撞擊測試之外,
包括新車上市該做的油耗與排污等測試,
一直都盛傳有所謂的{選手車}問題,
但是無從証實,事情也就一直這樣做下去,
其實討論到這些事情真的讓人很無力,
只有期待政府能夠拿出魄力來盡速立法,
要求ARTC做到國外NCAP撞擊測試的程序與規範(更嚴格都沒關係,反正對消費者好!),
這才是汽車消費者的福氣!
MURPHY LOVE MOBILE01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