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來談談"感覺機油衰退"一事


gohomeplay wrote:
看完不自覺地笑了, 說實在我自己也感覺不出來,但有些非常專業 甚至於屁股就能感應到輪胎的好壞,台灣真的是寶島沒錯


品酒、品茶師嘗得出你嘗不出的味覺與嗅覺..
某些人跳得到你跳不到的高度,用你達不到的速度跑步,做得到你做不到的動作..
某些人書看一遍就能記住,能夠理解或想像你不能理解或想像的事情..

看到這些,你會不自覺的笑了...
這...有智商嗎?
真正好 wrote:
你可以試試5萬不換,...(恕刪)


我想大多數人感覺不出來通常是5000至10000這段區間,甚至於有些跑長途的可以到15000 ,你也真是厲害,這算是轉移話題嗎?連上述說原廠建議里程頂多就 20000至30000,你硬是要扯到五萬
aronyang wrote:
品酒、品茶師嘗得出你...(恕刪)


我想真正有智商的不會扯這些不一樣的東西, 甚至於您說的這些東西 都是有跡可循,而不像說用屁股感應輪胎的好壞這麼籠統, 機油上述都有板友提出數據,您硬要混為一談我只能佩服

owlowlowl0212 wrote:
你知道好事多在賣的...(恕刪)


日本車兩萬公里沒換機油我可以相信
德國車......

aronyang wrote:
品酒、品茶師嘗得出...(恕刪)

討論區遇到這種的真的很無言
我記得一句話叫作,想作到不可能的事,就先別說不可能

kennykc wrote:
日本車兩萬公里沒換...(恕刪)


這點認同,工作溫度真的有差,我一度以為我的散熱系統有問題,後來去查才知道105-110度是正常水溫,拉轉跑高速後大循環才會降到95-100度左右。
真正好 wrote:
這點認同,工作溫度真...(恕刪)

他的意思可能是日本車OK
德國車可能吃機油吃到亮警示燈了

gohomeplay wrote:
我想真正有智商的不會扯這些不一樣的東西, 甚至於您說的這些東西 都是有跡可循,而不像說用屁股感應輪胎的好壞這麼籠統, 機油上述都有板友提出數據,您硬要混為一談我只能佩服


您真有意思,居然認為輪胎的"好壞"(此處感覺應為輪胎的韌度)無跡可循...
事實上,差異還蠻容易感知的。

當然,如果感知不到也不見得是人的問題,非常好的主動式懸吊,或非常爛的路上行舟式懸吊,的確會屏蔽感受(回饋)。
但無論如何,以"己之不能"度人,無庸置疑是缺智的表現,勸大家別幹這種蠢事。
真正好 wrote:
01還是跟以前一樣,...(恕刪)

主觀感受需要客觀數據佐證,不然只會戰來戰去
其實只要在您感覺機油衰退的里程,用濾紙測試法來檢驗一次新舊機油的狀況
這樣子就有主觀感覺+客觀數據,也可以加上儀表上的平均速度(這樣也有運作時間了)

至於機油可以耐多久?其實所謂的長效機油都有一年的限制(也要加上長里程濾心)
目的是為了滿足美國人平均一年2萬英里的保養需求
台灣人平均里程一年才1.2萬km左右,用這種長效機油除了浪費錢,沒別的好處

另外補充一下,國外也不乏“感覺機油衰退”的人,當感覺衰退時將機油送檢發現……
此時機油的潤滑效能比新油好,清潔效能、油膜厚度都跟新品無異
造成感覺差異的原因主要是氣候變化,導進氣溫度差異、空濾沒清,造成怠速差異(通常也代表怠速控制機制有問題,可能車子狀況不好);
或是氣候變化使熱胎壓變化、下雨與否導致行駛阻力變化造成行駛動力感受變化
而不是機油衰退造成的……
真正好 wrote:
最近爬了不少文,對...(恕刪)


前幾天遇到3000KM就感到衰退!!
他自備機油還是喝高貴的!!!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