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一個奶爸評比:十款80萬以下的安全國產車!TOYOTA、納智捷都有入列!


dummyliu wrote:
你說道路撞擊也可以有一點參考性還勉強可以接受,說比撞擊測試更有參考性就純粹顛倒黑白


因為台灣市場特仕車款太多, 國產進口車都跟國外不太一樣, 這個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所以拿國外的測試來看, 也只能是參考..
台灣政府又不公佈撞擊測試結果, 在大家都沒有標準可以參考的同時, 只好去看道路實測結果來買車..說實在的, 也是很無奈..
我覺得在當地市場銷售的車, 本來就要搭配當地的撞擊測試報告才有意義, 因為買到的車款都是相同的..不是說國外的車款進來台灣就會一定會變更材料規格, 但是買個車還要用賭的..也太辛苦了
奉勸想換車的女性以及對車子不太了解的廣大朋友不要相信這位奶爸的評比!該入列的車款沒有入列,不該入列的一堆..想害誰啊!

dummyliu wrote:
你說道路撞擊也可以...(恕刪)


非也非也,只要數量夠多,那同樣條件下的撞擊次數也會跟著增多,那統計的結果就無法再以巧合來解釋,結論自然會很有意義。

例如同樣是在高速公路上,以最高速限行駛下,休旅車失控翻車的次數遠多於房車時,那休旅車車身較高,導致較容易失控翻車的結論,就頗值得相信。同樣的,兩廠房車,在高速公路上各出車禍十次,A廠車的車身損壞情形及成員死傷狀況就是明顯高於B廠車,此時結論自然會是B廠車比A廠車安全。
西屏,你怎麼看! wrote:
轉貼自商周財富網的...(恕刪)


該文給了需車代步,但卻購車、養車預算不多的人的一個選擇依據。
另外,作者其實也暗示了部分車款真的不怎麼樣,所以總體來說,該文作者評的很好。

謝謝版主的分享。
台中市民 wrote:
非也非也,只要數量夠...(恕刪)


這大概就是科學研究中不同實驗方法的概念拉~
一種是實驗室數據去評估,透過固定的評測條件(撞擊點、撞擊力道、撞擊方向、假人G力偵測位置...等)去測試車輛的安全性能

另一種就比較像是透過收集大量數據來進行評估,在大量數據中尋找各廠車輛的車禍致死率、傷害程度、車禍發生率等等

以實際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說實驗室數據比較容易建立一個"黃金標準",能夠給各廠車輛以均等的視角去評分數
大數據分析的話往往需要大量時間、成本、數據量來建立,因此說真的要建立資料庫來評分各廠車輛是比較困難的

總而言之,個人是完全支持台灣要有T-NCAP,不能再讓各車商蒙混過關了!!!

台中市民 wrote:
非也非也,只要數量...(恕刪)


好奇!哪裡有大量撞擊數據可查? 可看?
時速100公里時,在撞擊前30公尺煞車跟20公尺前煞車結果會一樣嗎?
撞擊時前方是聯結車或小貨車結果有差嗎?
撞擊時被撞車輛前方是否還有空間緩衝,有空間與沒空間結果有差嗎?
太多差異很大的變數,雙B撞爛車禍照很多,你能說雙B設計不安全嗎?
一張沒有任何參數車輛被撞照片能表示啥?實在想不懂!

pdsoong wrote:
用道路實撞來評比耐...(恕刪)


看過這篇嗎?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64&t=4841304
撞擊測試可以參考, 但能保證你手上的那台車跟測試的車一樣嗎? 國際版RAV4跟美規測試版就不同了....
道路時撞案例確實可以當作依據



風疾后九凌 wrote:
我們今天來說個笑話toyota...(恕刪)


我們今天來說個笑話

國產車安全

MacJK wrote:
作者在內文中也說自己推薦買進口車,只是很多人認為進口車維護成本較高,所以希望作者推薦國産車。
很多人不看內容就開始酸了。無言




西屏,你怎麼看! wrote:
轉貼自商周財富網的...(恕刪)


推薦表中看不到一台nissan的車 果然位居國產最不安全品牌第一名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