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信念叫堅強! wrote:看了你就知道......(恕刪) 這個還好吧! 跟的蠻緊的.最能看出差別的, 應該是之字形山路, 且坡度較大的, 就可以立見分曉.這時VAG的 TSI/TDI +DSG的 S檔更能體會出[動力源源不絕]的樂趣.
分享個人經驗常開南迴及雙溪平溪之前都是 1.6 或 1.8 NA後來 1.5T一個人或全車滿載1.5T 帳面上的扭力比較高但是開多彎山路,我認為並不愜意不打 S 擋 ,過彎降速後要再提速 若 turbo 沒跟上會有點沒力動力銜接有落差打 S 擋,變成要注意出力太敏感及頓點控制反覆加速煞車,我覺得不太舒服當然熟了出力特性後,有好一點但不是如想像中美好---------腳很忙!講到 NA動力落差反而比較不明顯,感覺順暢多了雖然數據較差,若不快車,稍微拉高轉速或固定低速檔,也夠用再搭配合宜的變速系統,相對輕盈的車頭重量我反而比較喜歡 NA 走多彎山路turbo 反而適合直直的公路或長上坡
台十一線 wrote:分享個人經驗常開南...(恕刪) 100%同意台十一線前輩說的,真的要看路況。在台灣大部份的山路都是路窄彎多,扭力太大有時開起來反而更累,心累。小弟之前開的是OPEL 1.8 NA(扭力17公斤),晚上有夜跑陽明山的嗜好(通常是獨跑),現在開的是VOLVO 2.0柴油(扭力40公斤,雙渦輪),同一時段同一路線開起來反而沒有以前的行雲流水與愜意。整個過程感到跟英文字眼rush非常貼近⋯原因是為了享受渦輪的爽度,往往會舍不得及時收油,造成頻繁急煞而渦輪開了的強勁力道在狹窄的山路有時會讓人感到不安全感本文只是但純感受上的比較,但問小弟若再選一次,還是選渦輪車,原因是夜跑一週頂多一次,平常市區高速公路是天天在跑⋯
bobc88062 wrote:但台7甲 中橫宜蘭支線,南山村-宜蘭,NA車就又被巴假的 這個禮拜剛跑完全線 渦輪車勝任愉快 但可怕的是兩三處路面凹陷 在午後光線不佳的大雨天來開 簡直是轎車地獄 小弟就曾在凹陷接縫處煞停兩次 嚇出一身冷汗
台十一線 wrote:打 S 擋,變成要注意出力太敏感及頓點控制反覆加速煞車,我覺得不太舒服 我都是掛S檔再加手排模式 雖然右手有點忙 但能再次體會到彎道操控的快感 一切都值得keter0207 wrote:但問小弟若再選一次,還是選渦輪車,原因是夜跑一週頂多一次,平常市區高速公路是天天在跑⋯ 除非是2.4以上的NA 否則自然進氣車在山路陡坡就會讓你一直聯想到工作上的無力感
受害者 wrote:我開過渦輪那麼多次都...(恕刪) 只知道NA的車有改渦輪機的,就是想玩,玩不過才想升級~性能車還是以渦輪為主流,NA這麼神的話,日系車廠為何風向球變了,而且變很快~題外話:我還有看過Altis的車改渦輪的影片,心裡OS想車的底盤能承受住高扭力所帶來張力嗎?
audi a4 2.o tq avant 跟Infiniti g37都開過,在低速灣的部分a4的渦輪還是會有延遲的現象,還是要等轉速上來,可是大排量na的卻是順暢沒有這問題 aquaeuro wrote:我都是掛S檔再加手排...(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