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kearcna wrote:怎麼不見清高的浮雲出...(恕刪) 週六我回花蓮天氣還算OK,周日晚上回來時已經是大風大雨了,蘇花沿線山壁都已經是瀑布群,落石也不少在路上,人沒事平安回家是最重要的,不過到了蘇澳應該叫拖吊才對,勉強開上雪隧實在很不應該,萬一卡住半路故障不是耽誤更多人,不過還是要恭喜你還好平安度過這次驚險的狀況.至於蘇花高的興建與否,跟我們蘇花公路的危險到底有什麼關係?因為地形因素的影響,蘇花從百年前開通以來都是以險峻著稱,現在的使用其實已經是超負荷了,每次回花蓮不管天氣好不好其實我也很擔心,但畢竟只要小心點應該都還好,可我覺得最該改善的應該是砂石車的超限使用才對,水泥廠礦廠的運輸才是應該值得改善的部份,船運鐵運應該會減少大部分的問題,或者應該要更進一步的說,應該限制對於國土的天然景觀資源的超限利用才對,開新的蘇花高只會形成更多的問題,促進觀光及地方繁榮很重要,但說句難聽點的話,台灣現在幾乎已經找不到有特色的地方了,連花蓮也在慢慢淪陷中,更多人為的建設(或說破壞)帶來的結果,真的是要好好考慮,現在人定勝天的想法已經不那麼適切了,應該要好好的考慮環境的永續經營比較實際,這是我作為花蓮人的一個想法.
我也跟樓主狀況一樣也住新莊所以常開北宜公路加蘇花公路大約八年前也是大雨的夜晚回花蓮在和仁之前約晚上3點車子剛好遇上山崩(當時腦筋真的一片空白)還好閃的快沒被壓扁但高速下(約70km/hr)車子爬過那堆山崩的碎石時我車子的右邊前後兩輪都爆胎了..........整個車子傾斜到右邊當下跟本不敢停下只想趕緊離開這危險地帶但此時我車子的極速也只有剩下約5km/hr然後用力的用兩個輪胎及兩個變形鋁圈離開.........邊開還邊看後面......然後大雨中自己下來換備胎只能裝前面...再開著我的三輪車以極速5~10km/hr到和仁去敲保養廠的鐵門然後自己再被""敲""但是當時真的心甘情願被敲真的是願意""活著""被敲竹槓
我也是花蓮人,也在台北上班,也是常常要開蘇花高帶著妻小回老家去,我也喜歡半夜開,因為晚上砂石車比較少,因為路燈少,打開大燈之後視線反而清楚,可以山道熱血。樓主真的很強,被擊中了還可以開回新莊,不過被擊中時沒有下來查看是對的,哪知道會不會有更多的落石下來,儘速逃離現場才是上上之策。蘇花高要不要開真的是花蓮人心中的痛,開也好不開也好,總有許多的意見,對於我們這些經常要回花蓮的人來說當然有高速公路比較好,但是也有許多環保團體提出警告,無奈的是花蓮縣政府不爭氣,還抱著鴕鳥的心態不願意好好規劃花蓮的未來,好面臨未來遊客與車輛倍增的問題,只是一味的逃避一廂情緣的認為蘇花高是很久之後的事情,相較於台東、宜蘭的都市規劃,我個人認為依照花蓮目前的都市規劃,蘇花高只要一開花蓮市就掛了!目前蘇花高都還沒有開通,花蓮市在假日就已陷入塞車的惡夢中,好慘。小弟個人認為,不管蘇花高要不要開,花蓮縣政府都應該要拿出些作為來,重新規劃花蓮市區、規劃替代道路、新的建築法規與都市重劃...等。沒有好的都市規劃以及觀光設計,花蓮既始有好山好水也只是在吃老本而已,等環境破壞完我看也沒有什麼好看的。樓主以後可以考慮開車到蘇澳轉乘火車回去花蓮,蘇澳火車站停車不用錢(車位多斜坡路邊可停),自強號蘇澳開車後直達花蓮,更好的是沒有宜蘭人跟我們搶位子,我近來常常使用這一招,只兩個小時(開車到蘇澳1小時,火車到花蓮1小時)就可以抵達,免開蘇花公路可以少點熱血,多一點休息吧,蘇花公路路況不好,修車昂貴、生命寶貴!還是轉搭火車比較安全。
lazypiggy wrote:週六我回花...(恕刪) 蘇花公路已經使用多年..在地震與颱風經年累月摧殘之下..已經變成不穩定的炸彈..因為落石什麼時候會掉下來..掉下來會部會被砸到..這變成了往返蘇花公路的駕駛人必須承受的壓力..就算蘇花高不興建..也要想辦法為往返的這些人找各解決之道吧..............
lazypiggy wrote:週六我回花...(恕刪) 你跟我同一時間回去耶,真巧~那一路上大家都開很慢,我是有開比較快,沒想到有個瘋子一直貼著我開另外,看有沒有落石,其實樓主有看到落石就要有心理準備了,通常有很多小石頭持續滾下就可能有危險了,最好不要往前了,若是已經在其中了,最好盡速駛離,不是慢慢通過,這樣真的反而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