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姑且不論是什麼原因造成手排車日益減少, 就製造業的觀點來看, 量是很重要的.市場有需求, 量開得出來, 成本自然壓得低, 利潤空間就會更大, 而利潤愈大, 廠商投入的意願自然又愈高 (請參考鴻海及豐田吧, 最典型的例子). 試想全台灣只有 100 個人想開手排時, 哪家廠會想賣呢? 開個模, 排個生產線, 維修備料體系準備... 只為了這 100 人?很划不來啊. 還記得約二十年前, 自排還是奇貨可居, 貴得跟什麼一樣, 現在可不同了.手排和自排各有其擁護者, 只是市場就是如此, 小弟個人也很無奈, 因為我是典型的手排車主. 我很愛舉數位相機和傳統相機的例子, 各位也看到了現在傳統照相產業被打到僅一息尚存, 整個產業市值根本無法相比 (小弟只是不知道有多少傳統攝影師心中在垂淚...),手排車市場... 多少有這種味道.一家公司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營利, 客人愛什麼, 就會賣什麼, 供需決定了一切. 有時供需的變動也是一種人類進步的軌跡, 我個人覺得 CVT 有可能就是未來之星 (雖然我並不喜歡它), 難說未來某一天, CVT 解決了高速及大扭力的動力損耗問題, 一舉成為效率最好的變速系統也說不定.
foxsan wrote:國外手排車有絕種嗎?在北美幾乎是所有車款都有手排車型尤其是性能車款更"只有"手排讓我這種想買自排性能車的人只能乾瞪眼拉 性能車款"只有"手排,大多是因為自排變速箱撐不住那樣的引擎"性能"。要不然,自排變速箱要撐住那樣的引擎"性能",就必須付出比手排"更高貴"的代價。像保時捷、法拉利都有自排的嘛!只不過很貴而已...較便宜的自排性能車大概是Saab自排性能車似乎都是以歐洲品牌為主。
手排自排 應該跟當地的道路環境有關吧雖然說手排或自排 只是一種駕駛習慣而已但是當你下班開車塞在台北市就能體會其中的差異了雖然我也愛手排車但是我老婆偶而也會用到車所以沒辦法只考量到自己在台灣 自排的方便性是更被突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