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rcat6011 wrote:鈑金厚度與安全無關?...(恕刪) 不知道你所謂鈑金厚度是哪裡的厚度?如果只是車門上的蒙皮, 那確實是無關安全如果是結構樑上的部分, 那就有關係不過現在也不流行這一套了, 現在比較進步的做法是在重要結構(如A, B, C柱)用硼鋼,不用加太多厚度.
Cloudy Shiau wrote:我認為鈑金對安全有影...(恕刪) 總覺得光看撞擊成績還是有盲點~~想想用相同的火柴盒做實驗,A火柴盒裡面黏了鉛塊(增加重量),B火柴盒沒加任何鉛塊,當用相同的速度去撞擊牆面,想必A變形會比較嚴重。反過來看,如果兩個火柴盒的重量不同,在相同速度下撞擊牆面要能夠讓兩個火柴盒有一樣的變形量,各位覺得重的火柴盒是不是要把結構做得更強壯呢?所以兩台車撞擊成績差不多的話,我想選重一點的車還是比較好的,畢竟出車禍通常是跟別的車撞而不是撞牆,當碰到比你輕的車時,還是有點優勢低...
KKK001001 wrote:總覺得光看撞擊成績還...(恕刪) 重量影響的問題也就是為何撞擊測試需要將車輛分級測試而不同等級間結果是無法相互比較的但是同級車內的重量差異能影響多少我想可能有限而目前測試還沒打算考慮那麼細吧?那需要較高成本去測試更多車輛像Euro-NCAP只測試一種車種來做代表而結果可應用到車子前半部雷同的轎車、旅行車或掀背車但是這些車重量有差異吧?且同為轎車可能會搭載更高性能的大引擎那個重量差異也是不小的而且車輛外型和車輛重心高度也會有部份影響所以像SUV也會自分一級不是只依大小去區分
kjhgfdsa1021 wrote: 一般人口中的鈑金 只是層薄薄的蒙皮 ...(恕刪) 講到重點了。結構設計很重要,撐起結構的材料更重要。但不管板金.結構設計.結構材料,這些對於安全係數的提升是相輔相成的。
別的不談,上次一位香港人就跟我吵他堅持說:歐洲車鈑金做那麼厚是因為歐洲人的冶金技術不好所以鋼板才會做那麼厚。日本人的冶金技術比較進步所以鋼板可以做薄省油同時也能兼顧強度。真的。後來我就叫他自己搭捷運來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