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有人知道國產車的涉水高度嗎 ??

暴力59288 wrote:
基本上是說涉水不要超過進氣口,



以下是我今天07月14日上午10點左右的親身經歷,本來要拍照的,後來覺得太「苦中作樂了」而作罷。

今天高雄上午7點多下「強降雨」約2個小時,造成市區多處嚴重積水。我車子(nissan 1.6老車)停在中華路靠近十全路路邊停車格。(這邊是中古車廠)
本來是要逛跳蚤市場的,躲雨了1個多小時。看看雨小一些,趕緊要離開回家。走到十字路口,天哪,水已經淹到快車道。只能涉水而過,水面已到小腿了(慢車道,約20-30公分)。

勉強走上人行道,看看自己的車子。右半邊,水面幾乎與車門下方迎賓門檻等高,也就是半個輪胎高一些。往後一走,排氣管出口尚存一半未淹水。

自己估計,右半邊可能有入水了。走到駕駛面這邊,水面稍低了幾公分。當時約9點40分,雨稍停緩,心一橫,打開,死馬當活馬,車門打開一看。駕駛座地毯是乾的,副駕駛這邊稍稍有水,右後方明顯進水,少說有5公升以上。

擔心再下雨,直接插鎖匙發動,天佑,仍可正常發動。趕緊開離現場,繞道巷子裡位置較高的地方,不熄火,拿出大毛巾。在細雨中,揮汗吸水擰乾......(同日下午又再用報紙乾毛巾處理一遍)


教訓?沒有,算是倒楣吧。



提醒各位朋友兄(與自己),下次來高雄,若逢大雨,中華路以西的路面,請多小心停放(舊高雄市區是狹長,極接近海岸線)。如果台灣西部地層下陷持續,那每年的豪大雨肆虐下,積水只會越來越嚴重。

暴力59288 wrote:
基本上是說涉水不要超過進氣口,但每輛車進氣口設計都不一樣,有的設計在車頭水箱附近,有的設計在葉子板裏。我個人認為這只是參考而已,轎車還是不要超過半個輪胎,且涉水時間不要超過10秒,因為就算不熄火,水還是會滲進來。
再者,轎車引擎室裏電子設備沒有防水,因此,碰到積水區緩慢的前進,不要衝,免得水花濺濕電子設備,慢慢通過,我曾經在晚上感受過水拍打底盤,而前方還不知積水多長的緊張經驗。
現今一些國產suv車,就算有4wd也不適合涉水,曾看過三菱 SpaceGear及outland在刁在水中,s是水花把分電盤濺濕,還好車高沒吸到水,但車室進水,拖上岸乾了,發動繼續玩。o比較慘,不但吸到水,電腦等裝備也泡在水裏,拖上岸後急救無效,直接全載進廠。
我個人是開吉普車有改高加呼吸管,經驗中,涉水最深時,四輪傳動加加力擋,水直接沖上擋風玻璃,引擎聲沉悶,感覺車會漂,涉水不超過10秒出水,至今還玩得安全無恙。...(恕刪)


改高加呼吸管 多少錢 ? 新竹天龍 常看到一堆改的車.


還有 這樣是否得去監理站變更否則驗車如何驗?

前有說連車內 引擎 那類 都要防水
是否你有改?






SHCC wrote:
以下是我今天07月14日上午10點左右的親身經歷,本來要拍照的,後來覺得太「苦中作樂了」而作罷。

今天高雄上午7點多下「強降雨」約2個小時,造成市區多處嚴重積水。我車子(nissan 1.6老車)停在中華路靠近十全路路邊停車格。(這邊是中古車廠)
本來是要逛跳蚤市場的,躲雨了1個多小時。看看雨小一些,趕緊要離開回家。走到十字路口,天哪,水已經淹到快車道。只能涉水而過,水面已到小腿了(慢車道,約20-30公分)。

勉強走上人行道,看看自己的車子。右半邊,水面幾乎與車門下方迎賓門檻等高,也就是半個輪胎高一些。往後一走,排氣管出口尚存一半未淹水。

自己估計,右半邊可能有入水了。走到駕駛面這邊,水面稍低了幾公分。當時約9點40分,雨稍停緩,心一橫,打開,死馬當活馬,車門打開一看。駕駛座地毯是乾的,副駕駛這邊稍稍有水,右後方明顯進水,少說有5公升以上。

擔心再下雨,直接插鎖匙發動,天佑,仍可正常發動。趕緊開離現場,繞道巷子裡位置較高的地方,不熄火,拿出大毛巾。在細雨中,揮汗吸水擰乾......(同日下午又再用報紙乾毛巾處理一遍)


教訓?沒有,算是倒楣吧。



提醒各位朋友兄(與自己),下次來高雄,若逢大雨,中華路以西的路面,請多小心停放(舊高雄市區是狹長,極接近海岸線)。如果台灣西部地層下陷持續,那每年的豪大雨肆虐下,積水只會越來越嚴重。...(恕刪)



其實 除非 suv 車..否則一般車主 都是 被迫
現在雨是來的快又急 ..可能一下就淹起來 /

有次去崗山 回來上國一交流道前就是大積水 .
.只能開過去 ..

因為也不確定淹多高
但不走這條 就不知走那 ..

車上家人有些會說直接開過去 , 以前都沒事 .

所以 實在想知道 到底國產進氣口
都是在那個位置 ??

有次 高雄大水災
回程 台南那 (部份路段還能走部份封起來 )
看到一堆鴨子走上國道來 ..




taiwan2008 wrote:
現在雨是來的快又急 ..可能一下就淹起來 /



也許是「台灣的土地已經過度開發」。

也許是「台灣地形奇特,中央高聳,水流不住」。

也許是「台灣人文地文成熟度不夠,水利措施仍有待改進」。

總之,有開車、住低窪地區的朋友(含停車位置低窪的車輛)。逢大雨或颱風天,還是要多一條感應神經啊。

p.s 因為是老車,所以心態上,說好聽是「處之泰然」。如果今日上午大雨連續多下30分鐘,高雄大概會多出幾百輛泡水報廢車了。

taiwan2008 wrote:
颱風天 一定會有地方...(恕刪)


會碰到底盤的高度我就不會下去 保險一點
引擎一吸到水.修理都要算萬的
88水災時..為了救家里老A秀~
(水流速度超快)

就冒險涉水...高度是.約到整個15吋輪子!!

油門超重..引擎狂吼~死踏油門不放!水都流上檔風玻璃~

約二百公尺後...安全過關!!

而步行回家時..當時不敢跟我涉水的車輛..一一泡水

參考~

PS:
我當時以為水會由冷氣口.或門邊流進~
結果.室內乾乾淨淨!!

vf726876 wrote:
88水災時..為了救...(恕刪)


或許國產車商開發 涉水能力強點車, 就不會老一堆拋錨車 ..

水多深 有時 人可能以為可以過 ,
不是有台 altis 一路開過去嗎 ..

ALTIS 涉水能力如此強 ..


MILK660 wrote:
會碰到底盤的高度我就...(恕刪)



taiwan2008 wrote:
或許國產車商開發 涉...(恕刪)




事實上,在7月14日我車子「逃離」淹水地區後。約是八月初,左後輪的鼓式煞車皮就崩壞裂解了。一來是三年多前,店家裝上的可能是一般品料,二來是浸水30分鐘至1個小時所導致之「惡化」。

總之,能不浸水、積水、淹水,就不要增加風險。現在,只要有大雨警報,我都會留意停車位置。


福特Fiesta可以淹到大燈,還是海水
很久以前topgear就開過他搶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7R3y-qwZ0

6:20開始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