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提供一下我的看法
1.隔熱紙 好壞真的差很多
要說隔熱要先知道熱的途徑 不外乎傳導 幅射 對流
車窗 鈑金會傳導熱能 開窗或只開送風 熱空氣會流進車內
這些都不是隔熱紙能解決的
"隔熱紙主要是阻隔帶有能量的光線進入車中"
隔熱紙解決的是幅射傳熱的問題 太陽光譜中 可見光 不可見光 帶熱量的低頻部份
是熱的主要來源 我們常聽的紅外線是主要成份 ( 所以有烤箱用紅外線燈管來加熱
幅射打到物體 產生熱能的那一段物理過程 我們就省略吧...)
其它頻帶雖然也會帶有熱量 但比其紅外線小多了 (可以試看看 近一點照省電燈泡)
而隔熱紙廠商 也是致力在消除這一部份的熱能 技術就各自發展了
要讓紅外線不進車內 不外乎 反射 吸收二種
用吸收的 會在膠膜上塗佈吸收紅外線的材質
用反射的 會在膠膜上塗佈能反射紅外線的 傳統都用金屬鍍模
但會影響通訊設備收訊 所以陶磁等等其它非金屬材料 也就出現了
而廠商在隔熱之餘 由於使用技術不同 直接也會影響可見光的穿透
要透光性好 不影響視線 又要隔熱佳 不是那麼容易的
不然市面上 透光90%以上 隔熱率70%以上的紙 不會到了這幾年 還是這麼幾張.
那除了隔熱效果 透視率之外 由於鍍面,PET, 膠模的關係 水波紋 炫光...
這些副加效果也會出現 怎麼消除 又是一項技術
再來隔熱效果的持久度能撐幾個小時
隔熱技術的差異 底層的PET膜 貼膠的好壞 又直接影响壽命
二三年後 脫膠 起泡 隔熱效果下降 種種現像一一出現
有些廠商 敢保固五年 七年 有些三年 差在那?
一車貼好五百的黑紙 跟一車貼起來一萬的 效果絶對不會一樣
雖然越貴不一定越好 但經過市場淘汰 還能維持高價的
品質一定有足夠水準
那要怎麼選隔熱紙? 首先當然是定出預算及需求
例如 5000元要貼側後檔 要隱密性高一點的/透明度高一點的 要色面/鏡面
這樣可以找出一堆紙 再來原廠數據可以參考 UVA/UVB/GLORY/visible light/...
都是可參考數據 但是..... 這些數據參考就好 實際試最準
(有測過一些紙 數據寫的很漂亮 但測試隔熱就是比較差.. )
大多店家 都會用玻璃貼上各牌隔熱紙 用高瓦數測試燈測試隔熱效果
聽過幾個這種測試方法的負面批評 主要在它不能全面模擬太陽光譜
嗯...當然不能 它只是一顆燈泡
但就我們前面所說的 "隔熱紙主要是阻隔帶有能量的光線進入車中"
其實也足夠具有參考性了 真的不能讓你信服的話
你也可以正中午去隔熱紙店 拿到大太陽下晒晒看 這樣總準了吧..
總之隔熱紙 好壞真的差很多
而且用在建築上 隔熱 採光的優點 在國內也已經是個風潮
現在建築上的用量 快要趕上車輛了
2.市場價格是近乎透明的
就如樓主所說 一店家開價二萬五 你馬上在同一條街上能問到二萬二 二萬一...一萬七
google 一打價格一堆 這市場還不夠透明嗎?
當然價格開得天高 就等一隻肥羊上門的 這種店 各行各業都會有
要說幾千元的紙 貼上車要上萬元 各位會不服氣?
麵攤點一盤燙青菜30元 你會計較一斤菜12塊 這盤菜了不起只要五元?
一杯咖啡100元 你會去算他一磅只要一百 一杯只要幾克豆子 了不起只要10元?
seven 買瓶倍那送 你如果知道發票上打35元 可是出廠價不到十元 你會很生氣?
相信各位不會 因為各位都能接受這是個服務有價的時代
如前面網友所說 店租 水電 庫存 工具 工資 重貼風險 車輛損壞風險....
有聽過某家店 貼一款新型車的前檔 中控滲水 好死不死 這款車電腦就在那
一台電腦三四萬 怎辦? 賠啊. 那些破玻璃 傷內裝 就算小條的了
這都是成本..前面的另一位網友 說一萬五 成本五千的 也是內行人
但說五千也太低了點 在各家店流血競爭下
毛利扣除一堆週邊成本後 再加上發票 營所稅 其實淨利不到20%吧
3.隔熱紙 看車種來收費是真的....
因為車窗大小不同 車窗數不同 車內施工難度不同 玻璃曲度不同.....
大小差一點 有時成本是差很多 一捲紙寬1.5m 橫裁能用廢料很少
有些前檔 高1.4m(含曲度空間) 以上的怎麼辦 直直裁 二邊的廢料也要算
差一點有時會差很多..
不該看車種收費? 吃到飽也會分大人小孩啊....
還有像前面講的 電腦裝在前檔下的 貼紙那能不用水.. 怎麼辦?
風險上升 成本上升 價格上升 合理吧.
各位有沒有注意有些車前檔只貼上面一條 後面只貼一半?
有些是車主不想貼 有些是真的曲度太大無法貼
更大部份是店家技術不足 無法一片貼 所以只能貼一半 好心的還會二片貼
做到無接縫 也是很棒 店家技術也是有差異的
以上是我開店幾年來的心得 給大家參考
另外 對這行業有興趣的 可以PM給我 徵人中 台北
liquidgroove990 wrote:
$250 算是非常優...(恕刪)
yes, i think so. I didn't know they would take apart the door. I was thinking it would take only couple hours like in Taiwan. (I estimate the film cost around $50, $200 is labor cost) I was thinking that it must be the easiest $200 they can make.
however, after see how they do the job, 2 people took almost 5-6 hours to do. make the hourly labor only around $20.
其實多比較幾家不同的隔熱紙,就會知道其實便宜又大碗的多到不行,去隔熱紙店的時候,有良心的店家會使用鹵素燈讓你感覺哪張紙隔熱較好,不會一開始就叫你買價格高昂的V-KOOL,你可以自己用手的感溫狀況判定東西是否合用,網路上大家說的嘴角都是泡沫,事實上絕對比不過自己去店家鹵素燈的實測結果,我的前擋是貼有含金屬膜的,雖然會擋住GPS訊號,不過隔熱效果與透光率不會比V-KOOL差,兩邊價格相較之下,我的才兩千V-KOOL至少要八千,幹麻花那種錢去買張V-KOOL貼紙,我看是虛榮心作祟成分比較多吧
gladiator wrote:
搞不清楚現在貼隔熱紙...(恕刪)
I think you are right. the key is 高透光高隔熱. If you don't care how much light transmitted into your car, you don't need to pay extra for higher performance film.
from my research, VK70 is a very special product. It can reject more heat than other 50% films.
on the other hand, VK40 or other line from V-Kool are just soso products. save the money and buy something else.
according to my installer, some film are specially designed for Cars. those films are thiner and more flexable (so curve windows are no problem) some films are designed for home. those are thicker and more stiff. (designed for flat windows) Home products usually have higher heat rejection comparing with Auto products.
according to VKool USA website, V-Kool films will NOT make the glass stronger. (unlike the ads in Taiwan which claim it's a safety film)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