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獵獵犬 wrote:那是賽道吧XD 平...(恕刪) 以我全車一堆不知名的桿+底盤硬橡皮+御用競技版的避震, 開起來真的是只有 Q,不會覺得不舒適, 真的拉力是裝金屬的 rose joint 暴力三腳架, 全車加強點焊與全套防滾籠... 開起來跟戰車一樣, 我這一身老骨頭還不敢這麼嘗試
威力willie wrote:拉桿系部品並無和懸吊系統有所連結。(恕刪) 沒有和懸吊系統連結的桿 應該叫"結構桿"比較貼切用在加強車身的剛性結構桿是取代加強點焊的折衷方式省時省力又經濟但與實際加強點焊的乘車感受是絕對不一樣的級數與懸吊系統連結的 一般稱為拉桿鄉民所提供的拉桿作用圖解 非常精闢只不過 拉桿的作用是抵銷避震器的慣性作用所產生的變化相對的它所提供的是"反作用力”可能會降低避震器構件的壽命基本上原廠避震配上不管是前拉桿或後拉桿能改善側傾的情況很有限或許稍稍提供略高一點點的過彎極限但改善側傾 不如去換桿徑加粗的防傾桿可能感受還比較明顯而基本仍是在避震器本身
如果只是要改善扭力樑在高速變換車道時壓過伸縮縫後那種尾部左右扭動的感覺並非是要跑山道高速過彎這種極限開法的話請問只加裝後下防傾桿算是C/P值高的方法嗎?另外金屬軸襯套副車架也算否C/P值高的改裝?秤子929 wrote:沒有和懸吊系統連結的...(恕刪)
bulibi wrote:用鋁本身就很怪了,應...(恕刪) 用鋁本身就很怪了,應該用鋼管才對。focus st 原廠那根引擎室拉桿就是鋼鐵做的。外頭人家自己搞的就很多鋁了,除了顏色花花綠綠以外我一直很懷疑這些拉桿的功能性。鋁 輕 價格高鐵 重 價格低原廠跟改裝場各有各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