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要安全,買尾巴短的小車請考慮潰縮區.

台灣【一般】車子中,
有尾巴的車子跟短尾巴的車子,
通常差距在50mm內,
這50mm內其實是【空的】行李箱,
主要是側面幾根大樑拱住,
至於行李蓋這些板金,說真的防護不大。

一般撞擊對這些安全大樑傷害不大,
加上C柱的支撐,
如果萎縮掉一些空間,
其實後座的乘客應該還不會被壓扁。
如果碰到劇烈的撞擊,
在後座整個鋼樑還沒被壓縮掉之前,
車子已經彈到前面了;
如果因為被前後夾殺(連環車禍),
而造成C柱潰散,後座被壓縮到無空間,
那碰到這種超級的衝擊,
恐怕結果都差異不大。

但是我相信如果同一車款的車子,
【多】出一節尾巴的空間還是有點幫助,
(如果拿march比美國凱迪拉克那種一、二公尺車尾的怪物,差異會更高。)
只是這樣的幫助或許還沒有達到【安全】或【不安全】的分界。

以上言論屬鍵盤評車,毫無科學實證。

Soong
台灣加油!大家加油!
小弟我很好奇一件事,
ALTIS後座行李廂的長度,
跟C2後座行李廂的長度,
各是多長呀?

依樓主所說的沒尾巴,
所以BENZ ML系列不要買!
BMW X3.X5不要買!
所有BENZ.BMW.SAAB.....等旅行車款不要買!
WISH.ESCAPE.YARIS.TUCSON.MATIX......等只要沒尾巴都不要買!

不知道哪一台有尾巴的車子,
後座跟行李箱中間還有一段緩衝區的呢?
有尾巴比較好?
還記得MARCH有兩版吧?
這也是一種可笑的有尾巴,
大陸也有有尾巴的LUPO呀,
這種可笑的觀念,
難怪台灣的馬路上沒啥驚奇。
2019 SUZUKI VITARA 1.4S AllGrip
對阿,Scenic看似沒尾巴,但是看過他真實尾巴的都感到驚訝。
xlkoala wrote:
看不到車尾...不表示沒有車尾......(恕刪)
北醫華佗曾經跟南醫扁鶴說過:「怎麼辦,腦殘沒藥醫!」
尾巴的定義不是只看外觀,看看xlkoala那個連結吧.

putin456 wrote:
小弟我很好奇一件事,...(恕刪)
北醫華佗曾經跟南醫扁鶴說過:「怎麼辦,腦殘沒藥醫!」
pest wrote:
小弟蠻想知道smar...(恕刪)
SMART在美國不能賣?

那美國人蠻奇怪的

如果是因為安全性的關係

在美國都可以騎摩托車上高速公路了

為什麼SMART不能在美國賣?



行車安全除了車輛本身之外

人的因素所佔的比例會比較大,而且是大太多了

一個人開著一輛沒辦法催毀的汽車,但那個人的駕駛道德是零分,就會造成其他用路人的安全性大大的降低



台灣政府會不允許大型重型機車使用高速公路,就是因為政府覺得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車駕駛的道德水準太低(這真的不是我說的,是政府說的),所以重型機車解禁都四年了,交通部還是不敢讓大型重型機車使用台灣的高速公路
基本上連快車道都不給走,就是怕心裏有病態的汽車駕駛對二輪騎士造成生命上的威脅

台灣還要再加油,畢竟還是個開發中的小國家
如果路上行車都遵守交通法規,
基本上被後撞的情況,應該是罕見的。

我記得去駕訓班學車的時候,
教練說開車最重要的事:
一定要保持安全的行車間距。

法規通常也是保護前車,
一旦後車追撞前車,責任歸屬
大都由後車駕駛負責。

但台灣的高速公路事實上,
不可否認某些駕駛特別喜歡跟車,
真的是很危險的行為。

除非有車廠保證,他們出產的車輛,
可以在 3 秒內從 120 Km/h 完全靜止。
否則被跟車後撞,不管對大車小車的乘客,
造成的傷害完全是無法預料的。

近期實例:台中市長南下輔選的座車,被追撞。

舉一個例子
有次我朋友開一部有尾巴的老車在高速公路收費站排隊時(為了不引起筆戰不公佈廠牌)
被後車追撞再推撞前車
但是在被撞的第一時間, 他的椅子倒下了
他推撞了前車又彈回來再撞後車, 整個過程他都是躺著, 安全帶也失效
所幸因為速度不快, 他沒受什麼傷
可是也不免為他捏把冷汗, 如果是行進間被撞, 即使車體沒什麼重大傷害
也有可能因為躺下來造成失控
安全基本上是全面性的, 固然每一個可能的變因都能加強是最好
沒做過實驗之前, 光討論是不會有結果的
理論跟實際實驗的結果, 多半會有些出入, 因為變因實在太多, 無法一一計算
小南 wrote:
台灣政府會不允許大型重型機車使用高速公路,就是因為政府覺得在高速公路上的汽車駕駛的道德水準太低(這真的不是我說的,是政府說的),所以重型機車解禁都四年了,交通部還是不敢讓大型重型機車使用台灣的高速公路
基本上連快車道都不給走,就是怕心裏有病態的汽車駕駛對二輪騎士造成生命上的威脅

這有點離題了

不過我覺得不只是四輪的駕駛的問題
兩輪騎士在路上的行進方式
更是讓所有用路人捏把冷汗啊
抗議Mobile01站方黑白不分亂停權,即日起關閉帳號不再參與討論
後撞還有很多種情況可以討論
如行使中被追撞,停止狀態下被推撞(等紅燈之類),還有連環車禍那種的前後夾撞
這個好像都要討論到,尤其如果說撞人對象是大貨車,又是前後夾
弟覺得車體剛性反而以潰縮重要很多
每次看到社會版新聞,那些有潰縮空間的大車,哪部不是夾的扁扁的?
不過也支持S大說的,同一款車,有尾巴的會比沒尾巴的安全點
不同車款來比就沒意義了
朋友呀!明天的『哭拉』今天就幫你挖好了~嘛里個B
putin456 wrote:
小弟我很好奇一件事,...(恕刪)


樓主說的是沒尾巴的「小車」吧
X5、X3、wish小嗎?
沒車尾的小車指的是Solio、Swif、yaris等小車吧
這些小車的後座椅背到第五門的距離長嗎?
Solio和Atis在同樣環境下遭到60KM的後撞,
哪部車乘客感受到的衝擊力較大?
很明顯吧,Atis多一截空間當墊背可以吸收衝擊
車子前衝的程度也比車身輕的Solio緩
誰較安全?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