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超越車訊的評價?

感謝各位大大的資訊分享^^

To april.ryan: European Car 好像比較像汽車界的時尚雜誌, 很"高質感地"介紹歐洲車, 但對於車的本質方面好像...

To ariete: 嗯, 我有同感, 其實超越好像都有在測試加速或煞停之類的, 比有些雜誌只是把開出來兜兜風要好!

To 1600: 哇, 看來你跟超越有種不可分離的革命情感呢! lol 真不簡單呀!

To eh: 我覺得雜誌有它的獨特觀點無所謂, 但要一致比較好, 讀者才能掌握吸收資訊的程度.

to jamo: 美國的Car and Driver在排名時, "熱血度"是最主要關鍵(操控, 駕駛樂趣...) , 連中小型房車集評也選"手排"來"尬"; 當然世代交替後各車的順序就可能變啦! (順道爆好康, 美國版Car and Driver訂到家一年只要US$20喔(含運費), 最近似乎還有聖誕節特價)
Soler是亞洲之光, 華語的驕傲!
優: 超越車訊 我只喜歡他測試部份 .. 車內空間或 加速 隔音 都先量過 , 至少儀器量可以比較 .. 但是如前說的 新車無敵論 . 而且 這雜誌選的最好的車不見得熱賣 . 但是雜誌說穿 就看看就好 .
缺: 廣告太多太厚站著看不方便 . 最近都封上封面 想看都沒法看

以前的汽車購買也還不差 .
這本雜誌,不錯啦.對於像我這種入門新手,資訊應該足夠參考的了!!!

必竟熱血車主,跟一般車主,還是有粉大的差別.雜誌的資訊,通常只能參考參考.!!!
事實上"數據"到頭來還是真的只是"數據"

例如: 2台車0~100km/h,差了0.3秒,.......等等這些數據,實用嗎?? 試問??
車主在車子賣掉前有幾次機會,可以全油門來"測試"自己的車車呢??
而這0.3秒真的那麼重要嗎?? 但如果選的是跑車那就另當別論了.
用這些數據來選擇車車.那也是筆者他們選的??
有人說車車是男人的小老婆,那老婆怎麼選,還得參考別人的分數,不是有點可笑嗎??

最重要的"售後服務"以及"品質保固",這些都不是數據可以表現出來的.
在新車入手6~8年之內,可能花掉的錢,可能早就超過原本的車價了.
這類"養車數據",雜誌真的粉難可以統計出來的.

另外"對不對眼",也粉重要.喜歡就是喜歡. 車子有時候也代表車主的格調.
大家都說好的,你不一定喜歡. 你喜歡的,大家不一定說好.

比較市面上的其他雜誌,超越車訊,真的粉不錯,至少我也曾經訂購3年以上.


暗夜徘徊 wrote:
以前都買一手,後來出超車之後我就只買超車了~~ 它是我上廁所必備良伴,哈哈


原來當初跟著一起跳的人真多...(我也是其中一個)
不過近來的漫畫跟美女照...個人倒是有點小感冒...
請問一手跟超越當初分家的原因和過程???
一直以來只知道超越是從一手分家出來的.但都不知道詳細的經過
有哪位知道的大大可以告訴我嗎?越詳細越好喔!!!先謝囉!!!

willba_c wrote:
這本雜誌,不錯啦.對...(恕刪)


如果沒廣告商 車商贊助的話 很難撐下去 自己看過認為寫的相當好的汽車雜誌

廣告少 全彩 內容水準高 對國外改裝廠介紹詳細 總編輯為 林宗華

最後不敵同業且沒有贊助商下收掉的了 後面汽車雜誌我就不買了 內容水準差太多
我的真實成分: 七分之四十九的變態 八分之五十六的大變態 九分之六十三的淫蟲 路邊的小女孩也說?
以前也是每個月買一本(各家的車雜誌),...但買到最後卻突然覺得自己像白吃,...因為這幾年的內容空洞沒啥變化外,..裡面的廣告頁數一數應該佔了整本的一半了.....等於是花錢在買那些無用的廣告紙...所以才真的覺得自己是白吃....雜誌社一邊收改裝店家的$$$幫它们的DM放進去,..另一邊再收我們這些白吃的$$$.....內容卻一點都沒進步反而比以前少....所以決定從此不買了...寧願去書店翻翻當一下澳客....
這也是我唯一

一個月會閱讀的書籍

沒有超越
上廁所好悶
https://www.facebook.com/CHOUCHOUcom
以前因為公司同事是超越某廣告編輯的女友
所以每個月都有免錢超越可以收藏
超越也就成了固定的汽車資訊來源
當時覺得挺不錯的...尤其是Q & A跟捉對廝殺這兩個單元
我也是狠喜歡Dino啦....

不過現在發現廣告越來越多...
寫稿的角度開始漂移不定又偏頗
然後就是...新車無敵(沒錯這點我也相當認同)
所以現在都是上他們的網站看看新車介紹而已
不過還是挺懷念以前的超越
1600兄居然收藏了那麼多的超越車訊,若我把訂了18年的CG也收藏起來那不知要放那裏?
超越剛創刊時一手車訊有酸溜溜的寫了一些東西,風格與編排與一手雷同,在當時CG,一手,汽車百科,...等的雜誌編排與風格都不同,超越倒是沒再創新格式!
每個雜誌都有其優缺點,若說只缺點一定會掀筆戰,我倒是覺得是主編想把這刊物帶給讀者何種感覺,才會有其市場定位與風評,不是其所設定的讀者自然不會有太好的評價!
年輕時最愛買日文版的汽車百科與其年鑑,當時日製車不准進口,一些好貨都看不到只好看雜誌解饞!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