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vaig wrote:
日行燈並非是不是省電還是如何
完全是安全性的考量
萬一正好進入了地下道還是坑道如何的
正好可以提醒對向的來車
但也不否認部份人曲解其用意
就只是開燈後看爽而已
正解....
當初的立意 就好比飛機的定位燈一樣...
恆亮
方便辨識車的位置
尤其是從亮處突然到暗處的時候功效最大
例如車子突然開到有林蔭的地方,或是短隧道、涵洞
這種大家不一定會開燈的地方
在眼睛還沒調節過來前,有日行燈會很清楚的判別對方車子的位置..
為什麼不開小燈就好??
因為小燈還要手動去開,而日行燈是強制恆亮
在陰暗的下雨天或陰暗的傍晚也不是每個駕駛都有自覺去開小燈的...
把安全的事交給人來決定太不可靠了
還是恆亮就好,大家都不用費神...
順手捐發票 救救老殘窮、隨手關電腦 救救北極熊
對於其他用路者(包括行人)來說,日行燈對提升行車安全有非常正面的幫助。
台灣明明是多雨多霧(尤其是山區)的地方,但還是可以看到半夜有人不開燈開車。
應該立法讓雙安全氣囊,DSC,日行燈這三樣列為標準配備,沒有就不准賣...
driver300 wrote:
這台動輒 400~5...(恕刪)
就算是吧, 你一定要拿A8 R8 Lexus LS 600h / LS 600h 來噹我, 我也無話可說; 一般大家的認知就是傳統的led燈 跟 大燈的區別
一般使用的led都只是警示功能, 因為發光效率跟散熱是問題, 感謝你po文讓大家開眼界
剛剛查了資料, 最近三年漸漸開發出LED headlamp
耗能比其他頭燈稍微少一點 亮度介於HID跟鹵素燈之間; led發光功率慢慢的超過hid 而且價格持續在降低之中
一般要克服的問題在於持續發光之後的散熱, led持續的熱是在他的後方, 必須另外有散熱系統否則會燒壞; 溫度上升也會影響發光效率降低跟燈具壽命
冬天寒帶下雪國家又要把熱導到車燈前方來溶雪, 因為led往前發出的光"不夠熱"(紅外線少)
另外就是燈光的定位, 聚焦的問題;
底下有artc的文章可以參考
http://www.artc.org.tw/chinese/03_service/03_01list.aspx?nPage=1&syear=0&skind1=0&skind2=0&skeyword=led
LS600h 為例
摘錄:5 結論 (2008年文章)
綜合前面相關系統測試驗證,可歸納出幾個方向讓國內產業界參考。(1)Lexus LS600h 頭燈雖然會光
衰(12hr連續-->6.2%),其整體光度皆高於法規標準。環境測試實驗後的實際配光驗證比對原始配光測試結果稍有衰減,但仍屬可接受。(2)二次光學車燈具設計技術已無問題,但量產之定位精度考驗大,且Lexus LS600h 頭燈在專利佈局上也將定位精準度列為重點項目。(3)4 顆1×1 mm的大型藍光LED 封裝在一模組內,每顆LED 晶片為2.5W,4 顆LED 合計10W 時,可以產生376 的流明。(4)LED 晶片結構改良,使LED 晶片的接點溫度150度時仍可正常運作。(5)LED 使用玻璃封裝材料,抑制點燈發熱造成劣化現象,國產LED 光源尚無此種封裝。(6)高功率LED 開發量產後,LED 亮度使用效率,將不再是設計關鍵。(7)高功率白光LED 單元可靠度驗證,將是量產關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