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從EMU800看「台灣車輛公司」

台北捷運新莊蘆洲線使用的371型400系列電聯車就是由台灣車輛組裝,而在淡新線運行的6列400系電聯車則是由日本川崎重工組裝(日本原裝來台)的。
其實研發..哪還有在研發..真正從無到有的研發都只有大國才做的起..
光是治金技術..台灣就扛不起..當然重工業就不會有所發展..
但是從1到23456..以台灣人才的實力..絕對可以做出跟外國一樣甚至更好的產品..
只要先買進前一批..在用逆向工程作..絕對都做的出來..
只是會不會被告..就是另一個問題..
IDF美其名國造機..其實一推零件也跟F16致敬..

近年來之所以向外採購..就是節省麻煩..
因為政治環境不佳..優秀的工程人員動輒被告..
舉南科高鐵減震技術來說..
明明就是前所未有..世界第一的技術..
計畫開發團隊還會被告..那還不如當初就採用國外已有的技術..成本高..效果差而已..
但是誰在乎你替政府省多少經費..作多少事..
也許法律人常被告或告人..但是作為一個學者..被提起公訴..其實就是對他人格的不信任..
試想自己嘔心瀝血的在開發..到頭來還被告..還是被台灣自己人告..
下一次還會在站出來說自己可以嗎..
那還不如都向國外採購..省那個經費惹得一身腥幹嘛..
就像車禍幫助傷者..結果被告..久了再也不會有人跳出來一樣..
對高鐵案有興趣者可以google謝清志..只能說以他的實力待在台灣他委屈了..

另外補個八卦..
以前聽有參加過福衛一號計畫的老師說過..
當初要造福衛一號時..想買兩個燃油箱..
一個裝上去..一個要把他拆來研究..甚至作逆向工程..
法國人覺得你只裝一個..買兩個幹嘛..
覺得有問題不同意..要不然小小5公升的油箱要價不斐..
這也沒什麼好氣的

廠商開不開發完全是看市場

沒市場誰會去開發?

況且台灣才多大.....
其實EMU800,現在的太魯閣號,EMU700列車的充電機是台灣做的歐。
史蒂芬粥 wrote:
我覺得應該不是斷料的問題
這種國軍單位開發生產尖端科技的東西,再過好幾十年只要國家錢砸下去要它飛,只要技術在,它還是要飛
反而買F-16,美國如果哪一天發瘋不提供你料件,技術也不支援(以前在空軍基地,總會看到一堆美國技師)
我認為台灣生產再多的IDF,如果台海發生戰爭,美國航母不來,台灣都是兇多吉少
但要航母來,保護費一定要繳足
當然保護費不會直接寫在帳單上
個人的看法啦...囧


F-16 全球有幾十個國家在用, 美國也不是唯一生產F-16系列的國家. 零件/技術來源不一定要靠美國.

IDF 很多零件也是靠國外提供, 您認為那些供國外應商會為 IDF 供應零件到多久?

即使航母來也要幾個禮拜後的事情, 有F-16至少保證有飛機可以升空抵抗一下.
素八滷 福斯的車價 水貨車的保固 賓士的零件價格 法拉利的待料時間
以台灣的規模 還有使用人數
搞火車研發真的很吃虧的

台灣 的地太小了

鐵路規模

也不夠給你研發新車

日本的土地大

搞研發 是好的

鐵路規模大 使用人數多

光看他的捷運就知道台灣的捷運真的小case的


╭♂帥哥→駿╬═ wrote:
不好意思請問有人知道...(恕刪)


時刻表班次3開頭的絕大多是EMU700再跑...
不想當九流,只要台灣的國土增加十倍,人口增加六倍,平均所得不變,就算不變成一流
,也一定會是二流,有理想目標當然很好,但是做連員工都養不起的事情能教公司撐多久
?一切都是市場規模決定一切,如果這樣就覺得很悲哀的話,那火車的發源地英國,車輛
公司倒的倒併的併,現在叫的出名子的火車廠商像亞利司通、西門子、川崎、日立、還有
家義大利的忘了名字等等,英國的卻沒什麼人講的出來,那英國人不是要為此去上吊了?

現在的動力機械廠商,開發成本越來越高,以前只要有一個中等規模國家的市場就可以撐
起一個產品線,但是現在像是F-35這樣的多國大產量的產品,孵了半天孵不出來成本還越
來越誇張,即便是日本自己的狀況在很多地方也是很不好,即便是有世界一流的工業技術
與高額的國防預算,自製的拼裝貨像是F-2跟完全照抄的阿帕契全都因為受不了成本全都
提前停產,阿帕契還只做了九架就叫停,土木工程也是一堆技術人員都在國外,要不是日
本對鐵路的依賴以及三個半分,能有這樣的榮景嗎?

如果能自立發展工業規模,哪個國家不想去做,尤其是愛賺錢的台灣人,但是現在越來越
誇張的原物料與研發成本,能夠支撐多少的理想與目標???
日本是"重工業"國家
台灣是"代工業"國家
NTSB01 wrote:
不想當九流,只要台灣...(恕刪)


義大利的是不是指安薩爾多布雷達(AnsaldoBreda)?
就是台北捷運環狀線機電系統得標的那家
其實他們更有名的是做鐵路號誌系統

鐵路世界級大公司當然別忘了龐巴迪
這家公司也很有趣
雖然是名為加拿大公司
但他們的鐵道運輸部門其實最主要是來自於歐洲(尤其德國)
總部也在德國柏林
公司的高層和技術幾乎是來自歐洲(主要是德法)
看他們大前身ADtranz是家德國公司就知道了
很多人對於之前文湖線的當機不斷大罵加拿大的同時
大概不知道龐巴迪他們的軌道運輸部門其實是"加皮歐骨"吧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