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分享]我的淺見...車子鋼板厚度=安全?

MP588 wrote:
鋼板的強度與其厚度及...(恕刪)


多謝大大的補充,我原來担心說得這麼"正確"看的人可能會zzz

所以才想了折紙的比方

相愛的人們啊,要保持一如初始的愛...............
折紙的比方很好啊,可以讓非工程科系出身的人馬上就理解材料剛性和結構剛性的差異。
鋼板也不一定就是硬才好,有的地方要夠軟,有的地方要有彈性,有的鋼板延展性要高才行。
哈!小弟不才,工廠是做設備的,鈑件也大都是自己設計的。
有時設計產品真的是左右為難,為了強度,增加了合掌接,卻被客戶嫌接縫多。但若要表面都沒接縫,內部要增加更多結構,成本高了價錢貴了,卻會沒人買。
當然啦!懂得人不會在意那些接縫,問題是不懂的人才不管你那麼多,要表面好看,又要結構沒問題,問題是不接受多花錢啊!
LEOHSU_YA wrote:
嗯..答對&#278...(恕刪)


ALSTOM ?
100LED wrote:
大大們都說的很有道理...(恕刪)


汽車設計者對安全的認知這些年來應也有些改變, 以前以坐在車內的人不受偒為唯一考量, 所以把車子外觀做的十份堅固. 近來除了車內的人外, 對其他人的偒害也求降至最低, 所以車身外觀的設計以發生事故時犧牲車身以吸收衝擊減少對人生命的危害!

車子壞了可以買新的, 別人的命没了你的一生也毀了一半!
成本考量的造車則學:剛剛好就好
安全至上的造車哲學:好還要更好

歐系車與日系車或國產車的優劣可由此窺見

以上個人淺見 僅供參考
不知道小弟下面的發言得不得體
不過就小弟對國產車的認知
想替國產車說一下話
1.國產車的技術圖面都是由技術母廠原汁原味來的,裡面會規範著材料種類、點焊點數及熱處理的資料,所以原則上你在台灣買的TOYOTA跟在日本買的TOYOTA用的材料會是一樣的,點焊的點數也會是一樣的。
2.在台灣的國產車都是以技術合作的方式生產的,所以在台灣的所有工程變更都要向技術母廠提出申請,所以就樓主大大所提到的焊點數減少的可能性應該是微乎其微,畢竟國際車廠不可能因為台灣這個小眾市場而破壞自己的名聲,所以在車體剛性結構的強度會是差不多的。
所以我的認知,在危害生命安全的部分大家是不敢偷料,至於有什麼可以偷的,嗯.....自己想想囉。


miles0317 wrote:
不知道小弟下面的發言得不得體
不過就小弟對國產車的認知
想替國產車說一下話
1.國產車的技術圖面都是由技術母廠原汁原味來的,裡面會規範著材料種類、點焊點數及熱處理的資料,所以原則上你在台灣買的TOYOTA跟在日本買的TOYOTA用的材料會是一樣的,點焊的點數也會是一樣的。
2.在台灣的國產車都是以技術合作的方式生產的,所以在台灣的所有工程變更都要向技術母廠提出申請,所以就樓主大大所提到的焊點數減少的可能性應該是微乎其微,畢竟國際車廠不可能因為台灣這個小眾市場而破壞自己的名聲,所以在車體剛性結構的強度會是差不多的。
所以我的認知,在危害生命安全的部分大家是不敢偷料,至於有什麼可以偷的,嗯.....自己想想囉。




不認同....
如果你有開過同款車
美規跟台規開起來感覺就不同
無論是哪牌都一樣

還有規範是規範
要不要遵守是一回事
台灣是小地方
也沒有安全測試機構
你覺得有商人會不省?
台灣的車要偷料 除了安全配備跟車體結構
好像別的都不能偷吧
配備要比別人多 內裝要比別人豪華
不偷安全配備跟車體結構那要偷哪裡?
提醒一下,台馬因引進的車型不是撞擊測試有四顆星的馬六,而被罰錢,上 u-car 查查
先加五分再說.....

專業的說法果然不一樣....很值得大家做參考喔...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