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g wrote:一、你作過盲測?二、...(恕刪) 仁兄有試過嗎?我是汽機車都灌過,親身體驗真的有差,至於差多少看個人感覺吧!但也不必把"氮氣"神話到灌了後輪胎常保不壞,或是有其他神效,就只是灌了後振動少些,舒服些罷了........10年前車子就開始灌了,一直到現在........that' all
auxo wrote:可是胎壓比大氣壓力高...(恕刪) 一大氣壓約15PSI,胎壓打到45PSI約3大氣壓,其沸點雖然會上升(感謝網友指出引用錯誤,但一時查不到適當的數據,不過不影響我要表達的意義)但沸點只是用來說明輪胎工作溫的變化,對哪一種氣體的影響較大,並不需要超過沸點水才能氣化。若20度C冷胎內含液態凝結水,熱胎至50度C後水蒸氣量變多則胎壓會莫名增加但是氮氣或氧氣並無此明顯效應。
對於一般轎車而言其實只要一般的打氣裝備有安裝除水裝置就夠了說灌氮氣只是一個噱頭其實只是把輪胎內比較會膨脹的氣體(水氣)過濾掉而已沒必要浪費那三千多元....要灌氮氣的話大卡車會感覺比較明顯(跑高速升溫快)
同意你的觀點應用到此篇討論,也是正確的但其實他們都不是理想氣體(都說是理想了,當然很難存在)所以應該用凡德瓦方程式來修正不過呢,影響甚小,基本上是無誤的 :)而另一篇有人提到,灌氮氣Q度有差別我想只是因為他灌比較飽而已飽一點當然彈性大、Q一點胎壓不足,自然軟趴趴何況就算灌一般空氣,裡面也有70%以上是氮氣如單純把這不到30%的氧氣改為氮氣,就能有這些顯著作用那我想廠商早就把所有氣體都拿來試試看了搞不好灌氖氣,超Q的呢,搞不好撞到石頭,都可以彈2樓高了 XD
可以撈錢的機會,商家幹嘛放棄??一般空氣想噱錢根本噱不到,那是(沙必斯)的.............再則,大氣(一般空氣)海拔高度在100公里以下當中的含氮氣量約78%,有必要為了99%~100%的氮氣填充花3000多嗎?更何況,填充氮氣時,你的輪胎又不是在真空環境下填充,也不可能填入100%的氮氣吧!!省下來買台行車紀錄器不是更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