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由高雄回台中時就是聽警廣說嘉義路段一整天損壞了很多車胎,加上大雨視線不清,所以從新市下交流道走省道,直到水上再接快速到路上3高,感覺3高比1高好開多了!不過據朋友提及,3高在斗六至六甲路段排水較差,因此下大雨時容易路面積水,高速時容易輪胎飄浮,所以大雨時車禍特別多,連他們自己的警車都撞了一部,同學小心該路段!
您的分析實在是太精采了,難怪連續下雨過後, 總是有許多的坑洞。工程界常常要解決這種兩難的問題,一般人要不是知道其中的源由,還真是會不不小心誤會了辛苦工作的人。很想為您加分, 但是等級不夠。有機會在課堂上將這個知識跟我的學生分享。
台灣的道路濫的程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拿台北市舉例來說吧,道路品質應該算台灣之冠,但是前一陣子做了個調查,台北市道路的品質,在世界的標準來看卻是最差的等級,歸咎於水溝蓋太多了.有一次經過新莊思源路從頭到尾數了一下光慢車道的水溝蓋居然可以破80個呢,短短的約兩公里路而已,真是不知道政府有錢還是怎樣
我是在6/10傍晚行經中山高嘉義路段,還好我一路行駛內側車道,不過我當時就注意到外側怎麼那麼多坑坑洞洞,還在想如果車子壓過這些坑洞,避震器和輪胎應該都會損害不小吧~果然回台北後,看到各位大大的文章....真是OOXX阿~~替各位受災大大默哀...
不只有路面坑坑洞洞的, 路面平整度差也是令人為之抓狂的...路面起起伏伏的, 開車像是在坐雲霄飛車, 開久了心情真的很差耶~~為什麼不定一個簡單的規格, 來確保施工品質呢? 真希望相關單位能好好的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