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常聽到歐洲車底盤穩, 怎麼感受?

側傾也許沒有影響到過彎極限,但一定會影響到過彎的信心,又不是每個人都是職業車手,能夠精準拿捏極限在哪
你用一堆數據來支持理論,但實際上路後,你就是不敢在那樣的狀態下還不放油門啦,所以我比較相信實際駕馭體驗的感受

Toluba wrote:
側傾也許沒有影響到過彎極限,但一定會影響到過彎的信心,又不是每個人都是職業車手,能夠精準拿捏極限在哪
你用一堆數據來支持理論,但實際上路後,你就是不敢在那樣的狀態下還不放油門啦,所以我比較相信實際駕馭體驗的感受...(恕刪)


正解!
真的要開過才能明白什麼是{過彎的信心}

數據規數據
敢不敢開又是另一回事了


genweilin wrote:
翻車是誇張了點~
但照片看起來,內側輪感覺有"浮浮"的感覺,畢竟我不是駕駛者,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過彎的抓地力~
假如以側傾來修正車輛動態....那連續彎道不就....路面狀況較差的時候....這樣算好嗎? 我不知道~有請高人解答~
另外,好像沒人說MX5操控差....
不過之前版上有po出MX5的賽道影片....我是不認為MX5的操控極限會太差~有改彈簧,防傾桿....


就是跟著他們前面的歐系車
每次過彎都會怕
因為看著他們的車緊貼地面
而我的車則是往哪邊轉往哪邊浮
殊不知速度在快一點會不會超出它的極限翻過去

那一次去宜蘭的回程
我就跟那位開保時捷的朋友換車開
一路上的感覺真的是
很穩 過彎真的沒在怕的 不會左搖右晃
然後引擎聲從後面來 真的好爽
來的時候開MX5我不敢衝 開他的車我無線電一直呼前面再加速再加速
反倒是我朋友開我的MX5變不會開車了 一直龜在後面
我們到新店加油站休息一會兒了他上來

他一到就說 [幹~開你這台我真的開到會怕 你去的時候能開這台追得到我們算你厲害 難怪你會一直呼我們開慢點等你]
然後我看到他則問 [我之前要買MX5前 你這台不是要賣我? 現在還有要賣嗎?]
後來隔天就直接給錢過戶了

因為當時想想 拿MX5來改 多花的錢不如就收我朋友的Boxster S就好了 他的車狀況那麼好
而且我一直很嘔MX5的開關篷方式要用手把篷掀開或停車自己用手關上
沒有像保時捷那麼帥 可以按個按鈕邊行駛邊開關蓬
親情滿天下 wrote:



正解!
真的要...(恕刪)



猛!
肉肉地一問


請問花了多少買了二手保持捷啊…
應該不便啊…
「高速過彎」!底盤好壞便知分曉
Lilyandy wrote:
猛!
肉肉地一問


請問花了多少買了二手保持捷啊…
應該不便啊…
...(恕刪)


他算我友情價 不貴...
甚至比我MX5新車價還便宜一些
當初我真是傻了 不直接買我朋友的保時捷

然而保養去朋友介紹的私人保養廠也沒想像中的貴
跟MX5回原廠保養差不多的價而已
零件的話 他說這幾年他也沒換過啥東西 目前我還擁有不到半年 目前都沒問題 ~ 待觀察
就稅金因為是3400cc的稅金會比MX5 2000cc的稅金貴上一萬多
然後輪胎因為MX5是205/45/17 四輪換下來大約兩萬左右
保時捷是前235/35/19 後275/35/19 又寬又大 四輪換下來約五萬多
但多花的這些錢 稅金換馬力 大輪胎換操控 ~ 值得

親情滿天下 wrote:
他算我友情價 不貴...(恕刪)


想到換輪胎就真的痛

18比16貴快一倍

19又比18貴快一倍

20又比19貴快3/4

之前養過一台20輪圈的

每次換胎就噴血

不換又不行

最後換車時還是選擇18的就好
親情滿天下 wrote:
正解!真的要開過才能...(恕刪)


其實要翻車也不容易

只是跟著前車跑時

自己的車在灣時一直under

就真的不敢踩油門了

始終理性還是戰勝野性

哈哈
not for sale wrote:
其實要翻車也不容易只...(恕刪)


應該是先滑後翻。。
我是自覺跟不上就別硬跟了
失去理性的硬跟讓自己深陷危險當中
kazamisa wrote:
應該是先滑後翻。。我...(恕刪)


通常在山路

都是先under

之後就4輪或2輪打滑

最後就是山下見

哈哈

很少在山路上翻車。哈哈

如理性戰勝野性

證明你還有很多顧慮。還有很多重要的人和事等著你

哈哈
感覺多數人對歐洲車底盤比較有信心是來自於操駕上的感覺,不過這中間的變因非常多,包含底盤輪胎有沒有改裝都會大幅影響操駕的感受跟車輛的極限,根本很難一概而論歐日系底盤,就好像上面舉 全原廠 MX-5 vs 歐系性能車,從照片中也看的出來有幾台歐洲車也不像是原廠底盤,其實不算是很客觀的案例,MX-5 原廠定位是靈活輕鬆開的小敞篷車,從一代目到現在都是,然後不管是 Boxter S 或是 M3 都是原廠定位偏向硬朗的性能車。

歐洲車也有入門的 BMW 開起來側頃不輸 MX-5,日系車也有一些過彎設定更硬派的跑車,如果可以的話當然是找到自己需求的車子才是最棒的。

不過話說回來,今天如果是拿原廠 MX-5 vs 220i 這樣等級差不多的車出來直接對照,開過2台車後的經驗,MX-5 的底盤跟速度是穩贏的,但如果要 MX-5 去越級挑戰一些歐洲性能車種是辛苦了一些。

另外還開過的歐系性能車原廠側頃也很大的案例是 Lotus 系列的 Exige/Elise,雖然定位跟 MX-5 不一樣,不過某種程度上有點類似,側頃大,全車雙A底盤,輕巧靈活。
Jaku 峠
  • 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